超强台风波及10余省!今天风雨最强!江苏最新预测

2025-09-24 10:55  头条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以2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华南沿海逼近,这不仅是今年来全球风王,更是一场波及十余省份的"台风雨盛宴"。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桦加沙"将于明天(9月24日)中午到晚上以台风或强台风级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三重叠加":史上最强秋台风的致命配方

"桦加沙"之所以令气象专家高度警惕,源于其罕见的"三重叠加"特性:

1. 超强台风本体:当前维持16级超强台风(52米/秒),七级风圈半径达280-32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20-140公里;

2. 冷空气助攻:北方弱冷空气南下,与台风外围暖湿气流在华南地区形成"冷暖对撞";

3. 天文大潮助力:恰逢农历八月十八天文大潮期,风暴增水与天文高潮叠加,威力倍增。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孙倩倩指出:"这种'秋台风+冷空气'的组合往往能制造同期罕见的强降雨,华南部分地区雨量可能破纪录。"

全国降雨分布图:十余省份将迎"台风雨洗礼"

"桦加沙"庞大的环流系统将给十余省份带来强降雨,各地降雨时段与强度各有不同:

第一梯队:广东、福建(9月23-24日最强)

广东:全省普遍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 汕尾、揭阳、汕头等粤东地区:最强降雨集中在23日傍晚至24日早晨

- 深圳、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地区:23日夜间到24日

- 茂名、阳江、湛江等粤西地区:24日白天到夜间

福建:厦门、泉州、漳州等地有暴雨到大暴雨,最强降雨时段在23日夜间到24日

第二梯队:浙江、江苏(9月23-24日)

浙江东南部、福建北部、江苏中南部(特别是盐城等地)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最强降雨时段集中在23日夜间到24日。

第三梯队:广西、云南(9月24-26日)

随着台风西行,广西、云南等地将迎来大范围降雨:

- 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广西沿海地区:24日夜间至25日

- 南宁、崇左、百色等广西内陆地区:25日至26日

- 云南南部(普洱、西双版纳等地):25日夜间至27日

破纪录预警:这些地区降雨强度或创历史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桦加沙"带来的强降雨可能打破多项历史记录:

1. 汕尾:23日20时至24日20时,累计降雨量可能达到350-450毫米,超过9月历史极值(302.4毫米)

2. 深圳:23日夜间至24日,单日降雨量或突破300毫米,接近9月历史极值(312.8毫米)的95%

3. 南宁:24日夜间至25日,可能出现250-350毫米降雨,远超9月历史平均(150.2毫米)

4. 盐城:23日夜间至24日,24小时降雨量或达200-300毫米,接近当地9月历史极值(268.4毫米)

台风"桦加沙"的"移动水库"到底有多大?

"桦加沙"的环流系统堪称一个巨大的"移动水库":

- 总储水量约50亿吨,相当于300万个标准游泳池

- 每小时降雨量可达50-100毫米,相当于每分钟往地面倾倒3-6吨水

- 最强降雨时段,广东沿海部分地区每平方米每分钟可接收约1升雨水

科学避险指南:如何应对"台风雨三连击"?

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气,提前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城市居民避险指南

- 车辆防护:将车辆停放在地势高处,避免停在树下、广告牌旁或低洼地带

- 居家防护:检查门窗密封性,用胶带在玻璃上贴"米"字型防护

- 通讯保障:提前下载离线地图,充好充电宝,确保应急联系畅通

- 物资储备:备足3天饮用水(每人每天1.5-2升)、方便食品和常用药

农村与山区居民避险指南

- ⚠️ 防范地质灾害:提前熟悉逃生路线,避免在山谷、河道等危险区域停留

- 农作物保护:抓紧抢收成熟作物,对果树、蔬菜大棚进行加固

- ️ 水源管理:疏通房前屋后排水沟渠,防止山洪、泥石流侵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年人:避免独自外出,家中备好常用药品和应急食物

- 儿童与婴幼儿:准备充足的尿布、奶粉等必需品,避免外出淋雨

- 孕妇:提前入院待产,避免在台风期间分娩

台风路径仍存变数,但这些区域需重点防范

尽管目前预报"桦加沙"将以台风或强台风级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但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1. 登陆时间可能微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的预测登陆时间比我国中央气象台晚2-3小时

2. 登陆地点或有南北摆动:可能在深圳至徐闻之间变动,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均需做好全面防御

3. 北上转向可能性:如果副热带高压减弱,台风有可能转向偏北方向,影响范围扩大至福建、浙江

无论路径如何变化,"桦加沙"都将给华南及周边地区带来大范围强降雨,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已发布停工停课通知。风雨欲来,愿所有人都能平安度过这场"台风雨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