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能源科技公司CEO:在中国,两轮的都是电动,西方太落后了

2025-09-24 11: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一边是石油公司CEO在公开场合谈"享受生活",私下却为全球变暖做准备;另一边是中国街头电动两轮交通工具的普及,勾勒出绿色出行的生动图景。这种强烈反差,在2025年"气候100人"榜单发布会上,被英国领先的能源科技公司章鱼能源CEO、可再生能源倡导者杰克逊(Greg Jackson)揭开。

据《独立报》23日报道,"气候100人"榜单旨在表彰那些在不同道路上为应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危机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全球影响的领导者。杰克逊榜上有名。他于2016年创立了章鱼能源,该公司大部分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并投资风能和太阳能。

做主旨发言时,杰克逊谈到了在快速变暖的世界中能源的未来,以及化石燃料行业的角色。他回忆道,最近在一次能源行业活动中,一位石油公司CEO表示自己"享受生活",但透露公司正私下为全球气温上升2.75度、海平面上升6英尺做准备。

这位CEO称,他问对方,如何向孩子解释这场致命危机,那人不语,只是茫然地看着他。

"他没有答案。"杰克逊说。

而这种看似遥远的灾难,早已在布隆迪坦噶尼喀湖上演。《独立报》世界事务编辑基利(Sam Kiley)最近与盖茨基金会合作制作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气候变化如何导致布隆迪坦噶尼喀湖水位上升。

这个非洲东南部湖泊在过去20年里水位上升了6英尺,导致10万人流离失所,霍乱蔓延,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基利说:"布隆迪随时可能爆发危机,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部分由气候变化点燃。"

《独立报》称,尽管形势严峻,杰克逊仍然对可再生能源推动全球大规模电气化、取代化石燃料抱有信心。

他将这场危机比作80年代经典电影《夺宝奇兵》,影片中印第安纳·琼斯在最后一刻躲过滚动的巨石和毒箭,戴着他珍惜的帽子滑过正在关闭的石墙。

杰克逊说:"宝藏就是廉价、清洁、充足的能源。但大门正在关闭。而巨石就是政治、民粹主义、化石燃料公司等竭尽所能地试图阻止我们迈向未来的力量。"

杰克逊 《独立报》

在他看来,与中国相比,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太落后了。在中国,两轮交通工具都是电动的。

截至2024年底,电动车社会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成为我国数量最多的交通工具。我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

《2024两轮绿色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国每日因两轮出行而减少的碳排放约1万吨,以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相当于节省汽油约660万升。2023年,两轮出行共计减少碳排放429.25万吨,这一减少量转化成节省下来的环保成本,总计约26亿元。

从街头巷尾的通勤场景到实实在在的减碳成果,中国的"两轮电动化"已成为绿色转型的鲜活样本。

这种普及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中国对绿色未来的战略笃定。正如杰克逊所言,中国政府看到了未来,并在太阳能和电池领域以"惊人的进步"大力推进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未来是电动的。"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口径的火电装机(14.5亿千瓦),今后也将成为常态。

如今,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我国绿色产能不仅强化了自身能源安全屏障,还优化了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助力世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曾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向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是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