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关税"暂缓期"即将结束,美国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税谈判进展依旧缓慢,唯一能让华盛顿方面松口气的,大概只有中美两国最新签署的一份"谅解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这份"补充谅解"协议是中美两国就落实好日内瓦会谈框架达成的最新共识,主要内容为中方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而美方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由于本轮中美关税战打响后,美方一直呼吁中方解除稀土出口管控,特朗普更是在与中方领导人的通话中单独谈到了稀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两国最新签署的这份"谅解协议",正是美方一直求而不得的。美媒评论称,这份"补充谅解协议"将给中美贸易带来更多确定性、可预测性和公平性,对两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有分析认为,除了缓解美国汽车、航天、芯片、军工等产业面临的关键材料短缺危机,这份协议也为美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关税谈判,增加了一枚关键筹码。毕竟7月9日就是关税"暂缓期"的最后一天,美方如果还想在此之前签署更多的关税协议,就需要对谈判对象施压。而中美两国最新签署的协议,刚好成为特朗普政府"宣扬"谈判成果的范例。
当然,签署"谅解协议"对中方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首先,中方承诺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相当于给了美国企业一个通过正当渠道获取稀土的机会,而不是直接放宽稀土出口。其次,中方签署协议后不久,美方就开始兑现承诺,撤销对华乙烷出口禁令。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政府当天向两家能源公司发去了信函,取消了此前对其向中国出口乙烷施加的限制。有分析指出,美方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换取中方尽快批准美国企业的稀土采购申请。不过,美方的愿望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因为排在美国之前的,还有同样向中方递交了申请的来自欧洲、亚洲等地的稀土买家,中方必须逐一仔细审查这些企业的采购手续,才能发放稀土出口许可证。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虽然签下"谅解协议",解决了特朗普政府的燃眉之急,但双边关税谈判依旧任重道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划下句号。这个过程中,美方也需要拿出更多诚意,停止对中方的威胁施压,以此来推动双边经贸合作早日回归正轨。
毕竟中方有言在先,绝不会因为胁迫而放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简单来说,一旦美方出尔反尔,打着其他旗号限制中国经济发展,中方手中的"稀土牌"就会继续生效。届时,美国能否申请到"绿色通道",美国军工企业又能否成功申请到稀土,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