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当面把话挑明后,欧盟又抛条件,换来一张“对等反制”通知单

2025-07-09 16:57  郑州广播电视报

中方当面把话挑明后,欧盟又抛条件,换来一张"对等反制"通知单

据澎湃新闻消息,2025年7月2日布鲁塞尔,王毅外长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晤,双方还在为中欧建交50周年描绘合作蓝图。中方明确表态:愿坚持伙伴定位,深化经贸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冯德莱恩亦承诺致力于"稳定、建设性"的关系。言犹在耳,现实却陡生变数。

就在王毅专机尚未返航之际,欧盟突然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亮出红牌"。其实6月20日欧盟已依据所谓《国际采购工具》,宣布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其价值500万欧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公共采购项目,为期五年。中方项目中使用中国产零部件或分包比例也被限制在50%以内。欧方理由冠冕堂皇--指责中国市场"不够开放",导致欧盟对华医疗器械贸易"由逆差转顺差"。

冯德莱恩(资料图)

法财长勒梅尔更是语出惊人:"若放任中国制造涌入,欧洲制造业将被扼杀"。这种将经济问题"妖魔化"的论调,暴露了欧盟决策层深陷保护主义迷思。

面对欧盟背弃对话诚意、构筑贸易壁垒的行为,中方别无选择。7月6日,商务部精准反击:中国对预算超4500万元人民币(约628万美元)的政府采购项目,欧盟企业将被排除在外--但对扎根中国的欧资企业网开一面。非欧盟企业若参与,其提供的欧盟进口医疗设备占比同样不得过半。

这场博弈背后,是中欧产业实力的历史性位移。

短短数年间,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不仅技术突飞猛进,价格优势更让欧洲传统巨头压力倍增:深圳企业的4K内窥镜打入德国30家顶尖医院;联影医疗的7.0T核磁共振仪、640层CT性能比肩西门子旗舰产品,价格却低30%;呼吸机等产品成本仅为欧洲同类三分之一。2024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达739.83亿元,高端设备增速尤其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