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步就好的7种病痛,每年省下大笔医药费!

2024-12-05 11:31  头条

跑步有无数肉眼可见的好处:跑步可以减肥,提高心肺功能、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发生、促进睡眠、提升整体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说运动就是良医,跑步就是良药。

除了那些被运动科学和医学广泛证明的好处以外,跑步还能对于那些死不了治不好的身体小毛病发挥神奇的"偏方"作用。

这些小毛病属于广义上的疾病,这些疾病会困扰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又不会太致命,并且往往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或者说医生也基本上束手无策视作"治不好"的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选择了跑步和运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居然神奇地彻底治愈,让我们不由得惊叹跑步的神奇之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跑步对于哪些死不了治不好的小毛病能发挥的神奇作用。

01、鼻 炎

鼻炎患者请看过来,试试慢跑吧,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最近,有跑友提问说:"鼻炎还能跑步吗?早上起来跑步总是鼻子堵住的,跑步的勇气都没了,正常时候跑步到一半总流鼻涕,有什么好方法不?"

事实上,慢跑是有助于鼻炎痊愈的,是因为慢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鼻甲及鼻腔鼻窦黏膜收缩,以利鼻腔通气和引流,长期坚持可增强体质。

但是如果是过敏性鼻炎的话,最好知道自己的过敏源是哪些,适当避免过敏源弥散的跑步时间或季节。如果遇到跑步时因为鼻炎导致流鼻涕,在没有药物和药水控制的前提下,建议是戴口罩。因为在冬天室外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鼻窦更容易被冷空气刺激,戴口罩是最有效的缓解办法。

当然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或为了应付比赛,最好去医院开一些类似鼻炎滴液的药。但如果仅是为了跑步使用,希望您一定要谨慎,因为可能会因此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02、颈椎健康问题

上班经常盯着电脑,座位高度不适当;再加上低头玩手机的时间过多,很容易得颈椎病。有跑友建议适当的去跑步,可以缓解疾病。那么跑步对颈椎病有好处吗?

跑步不能治疗颈椎病,但对颈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已。因为跑步主要锻炼下肢、腰部的肌肉。上肢、颈部等都只是保持姿势和配合跑步过程的协调性动作而已,对颈部骨骼肌肉锻炼的程度并不大,而且跑步时全身血液大部分向下肢积聚,相应头部和颈部血液改善并不多。

如果颈椎病有了神经或脊髓受压迫的症状,或者有明显头晕症状时,不建议进行跑步等体育锻炼,要等这些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之后再进行。如果只是脖子后面的肌肉有酸胀或者疼痛麻木的感觉,是可以进行跑步等功能性锻炼的。

锻炼的原则是:在运动过程中症状不能加重。以跑步为例,如果跑步时出现了胳膊麻,就要马上停下来。这说明在锻炼时刺激到了神经或者脊髓。如果跑步后觉得很舒服、很轻松,那么这个运动量就是比较适宜的,还是需要根据不加重症状的原则,由身体来调整运动量。

03、肠胃不好,大便不佳

跑步是生活中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一种锻炼方式,也是属于一项有氧运动。通过在平常多跑步,不但能使身体的体质增强,同时能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

科学家对于波士顿马拉松赛的精英选手和普通大众的粪便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分析肠道菌群,结果发现,精英选手与普通大众肠道菌群有很大不同。

这项研究发现,精英选手与普通大众肠道菌群中差异最大的是veillonella细菌,研究人员将一位马拉松运动员粪便样本中提取的Veillonella细菌接种到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加了,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到答案,Veillonella菌群的主要功能是分解乳酸。

而乳酸是大强度运动时,糖无氧分解的产物,乳酸由于是酸性物质,一旦在体内大量产生同时分解不足,就会短时间内在体内大量积累从而引发肌肉明显酸胀感,并导致疲劳和运动能力急剧下降。

优秀运动员的肠道菌群不同于一般人,因为他们的肠道中具有丰富的veillonella细菌,这使得他们具有更强的代谢乳酸的能力,普通人只能靠肝脏代谢乳酸,而运动员除了肝脏,他们的肠道也能代谢乳酸,也就是说,运动员比普通人多一个乳酸代谢渠道。

最新研究证实运动员的肠道可以代谢乳酸。

在我们体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95%的微生物在我们的胃肠道中,构成了肠道微生物环境,其中包含有100万亿数量级微生物,涉及1000个菌种,重达1.5公斤。

在几千年的进化中,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彼此间协同进化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生物共同体。

肠道中许多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它们提供人体许多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酶类,促进食物热量的吸收,合成一定的维生素,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对人的意识,行为,大脑都产生影响。

经常跑步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对胃肠道形成刺激,加快肠胃的蠕动。跑步可以促进身体对食物里面营养及消化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另外,长期久坐导致人体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通过跑步能促进血液的循环,还能保证食物的消化过程更加顺利。但是在锻炼之后,需要及时的休息,才可以避免过度劳累引起身体不适的症状。

04、偏头痛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偏头痛最大的克星就是跑步。因为跑步可以有效调节神经系统。如果一个偏头痛患者每周进行3次长达40分钟的运动--特别是跑步,那么三个月之后他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而 美国的神经内科学家也在工作中发现了这一点,他的行医记录里有16个连药物也治不好的偏头痛患者,但通过6个月到2年的慢跑锻炼,最后偏头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们抱着药罐子了。

05、耳背:跑步改善听力健康

听力损伤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压力、噪音或血液循环不良出现耳背或耳鸣。而跑步可以通过以下机制改善听觉功能:

增加耳蜗供血:跑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耳朵微循环问题,让听觉神经得到更好的滋养。
缓解情绪压力:压力过大会影响听觉神经功能,跑步能释放压力,改善耳鸣和轻度耳背问题。

跑步建议:
每天慢跑20分钟,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长期坚持有助于恢复听力敏感度。

06、焦虑

焦虑的根源在于大脑中的"海马区齿状回区域"产生新生神经元数量不足,就可能会令人引发焦虑感。

而跑步能刺激"海马区齿状回区域"产生更多的新生神经元,缓解焦虑情绪。

此外,在跑步时,心跳会加速,呼吸会加深,这令身体和大脑都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

大脑内释放啡肽等神经递质,能够善心情,提升幸福感,缓解焦虑。

07、修复膝盖软骨

跑步可以促进膝盖周围的血液循环,为软骨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同时,跑步带来的适度冲击力,能刺激软骨细胞的再生能力,使其更加坚韧。

跑步不仅不会伤害膝盖,反而能促进膝盖健康。

真正伤膝盖的是超重、久坐、跑姿不正确、跑步过度。

总 结

跑步这类有氧运动不仅仅是让我们的骨骼、关节、肌肉、心脏更加健康,运动也能作用于全身各个器官系统。

最后强调一点,今天讲的这些内容并非是让大家出现疾病不去治疗,规范治疗仍然是第一要务,但养成积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也很重要,记住,运动就是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