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一个朋友,去年大年初二跟媳妇回娘家时,讨好丈母娘用的招。大家看看是不是很讨喜?
这事儿告诉我们,嘴甜是讨好丈母娘的第一步。不过,初二回娘家可不只是靠耍嘴皮子,背后的学问可大着呢!
大年初二回娘家,在咱们国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很多地方也把这天叫做"迎婿日",姑爷上门,那可得拿出十足的诚意。
这天,小两口带着孩子,大包小包的礼物,热热闹闹地回娘家。小两口通常会准备双数的礼物,如两瓶酒、两盒点心等。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双数代表着吉祥、好事成双,体现了对娘家的美好祝福,也表达了希望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愿望。
女儿给娘家孩子发红包,一家人围坐一起,聊聊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亲情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升温。
不同地方回娘家的习俗也各有特色,有的地方姑爷要陪老丈人喝两杯,展现豪爽;有的地方则是全家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
除了回娘家,初二还有不少有意思的习俗。
祭财神
在北方一些地区,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大日子。商家店铺早早准备好香烛、供品,普通人家也不例外,大家都希望财神爷能眷顾自己,新的一年财源广进。供品一般少不了寓意"年年有余"的鲤鱼,还有象征富足的猪头,仪式感满满。
吃开年饭
初二的中午饭,也就是"开年饭",每道菜都饱含吉祥寓意。比如烧腊,寓意红红火火;发菜,谐音"发财" ;年糕,代表"年年高",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围坐,吃的是美食,品的是团圆。
吃面条
老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北方很多家庭初二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长长的面条,象征着新的一年顺顺利利,没有坎坷。
办回门宴
在湖南、湖北等地,娘家会在初二这天摆回门宴,邀请亲朋好友来相聚。一方面是让女儿女婿与亲戚们见面,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女儿女婿接风洗尘,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聊天,共享团圆的喜悦。
不午睡
在江西部分乡村地区,有大年初二不午睡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午睡会导致一年都很懒惰,没有精神做事。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尽量保持清醒,和家人一起聊天、玩耍,热热闹闹地度过。
送花灯
在福建的一些沿海渔村,娘家会在初二给新嫁的女儿送花灯。因为"灯"与"丁"谐音,送花灯有希望女儿早生贵子、添丁进口的美好寓意,同时也表达了娘家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
其实,一碗面、一桌菜,这些日常饮食里,藏着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回娘家,就是为了这份割舍不下的亲情和牵挂。
再给大家分享三个讨好丈母娘的小妙招:
贴心关怀:
关注丈母娘的身体,送点养生滋补品,提醒她按时休息,让她感受到你的细心。
文化共鸣:
如果丈母娘喜欢传统文化,陪她聊聊诗词、戏曲,一起欣赏传统艺术,拉近彼此距离。
真诚赞美:
别吝啬你的赞美,从穿着打扮到厨艺家务,真心实意地夸,没人会不喜欢听好话。
不过说到底,对待岳父岳母,真诚才是最重要的。
用真心换真心,家庭才能和和美美,幸福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