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中国家庭的财富焦虑正悄然转向--曾经一心追逐看似高收益的"非标固收"热情降温,资金涌向储蓄存款,最近又被存款利率下行的深切忧虑所取代,一方面,传统"买房躺赚"的信仰已然破灭,银行账户里的钱也不再甘于"1字头"利率的温床,另一方面,尽管股市显现一定赚钱效应,但权益资产的波动性也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无风险的资产已跑不赢通胀,而高风险的投资又难以驾驭,而这种"资产荒"的困局,正在孕育中国居民财富配置变迁的拐点时刻到来。
7月金融数据显示"存款搬家"迹象初显: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而非银存款(证券、基金等)却激增2.14万亿,创下2015年以来的第二高峰。
这是短暂的情绪波动,还是时代浪潮的起点?今天我们就用几个简单的指标,从自上而下视角,带您一起观察这次"钱袋子"的流动现场。
四大信号:看懂存款搬家的"进行时"
指标一:存款 vs 股票总市值
核心逻辑:存款与股票市值通常反向波动,历史比值在0.9-1.8间摆动。比值越低,意味着"搬家潮"越火热。纵观历史上几轮明显的搬家潮(2009年-2010年、2014-2015年、2019-2021年),搬家过程往往同步或滞后于股市的上涨。
最新动态:当前比值1.49(2025年7月),较历史高位1.78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 →搬家初显但潜力仍大,本轮搬家或持续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