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分享月壤,美国开始低三下四:请求向中国租借

2024-10-26 17:33  头条

今年6月下旬,我国的嫦娥六号航天器顺利完成任务,带着从月球背面采集的样本回到了地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成功地往前迈了一大步。

中方的这一成果,随即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众多的关注,随即我国也秉持着"共享惠益"的想法,主动表示各国科研人士都能按照有关的流程,提出月壤样本的研究申请。

就在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之际,美国这边却是扭扭捏捏,左右为难。

图片(NASA局长纳尔逊)

当时美方国内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支持向中方提出申请,认为科学是无国界的;另一种就是拒绝申请,他们觉得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和中方展开合作,有损美方对中方树立的强硬姿态。

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这边,最终还是没有经得起样本的诱惑,近日就想出了一个其认为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向中方"租借"样本。

日前,NASA局长纳尔逊就表示,为了能让美国科学家们拿到中方的月壤样本,他们向中方递交了一份"租借月壤样本"的协议条款,并且加大了和中方在这一领域合作的沟通,希望以此来让中方答应提供样品。

对于这件事情,纳尔逊似乎还非常有把握,表示在自己看来,这件事情预计会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甚至他还提前给美议员打好了招呼,称和中方在这个领域的谈判,绝对是不会给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风险的。

最后,他还表示,若是和中方谈判成功的话,NASA还将和联邦调查局展开合作,向国会提交国家安全认证,以此来让月壤样本能送到美国大学进行研究。

至于国内所谓"有损美方对华强硬姿态"的言论,他也给出了回应,称科研是不分国界的,当中美真正展开合作的时候,太空计划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

图片(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模拟动画)

事实上,美方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办得如此费劲,根源还在于其13年前颁布了一项法案,阻碍了中美在太空领域的合作。

2011年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的预算法案中,有一条名为"沃尔夫的条款"。这一条款内容不多,仅仅有两点,但是每一点都极其苛刻。一是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未经国会事先批准的情况下,与中国政府或中国公司的官方交流和合作;二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及下属机构,也不能拨款接待中国官方的访客。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美方认为自己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处于上游,技术也优于中方,所以要尽力避免中方从美国这边获取重要技术,从而在这一领域超越美方。

那时候提出这一条款的,是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下属,掌管NASA预算的分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沃尔夫。他曾明确表示,这一条款就是要永久禁止中美在科学领域展开合作,以此来阻止中方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称美方就是不愿意让中国人学习到美方的技术,和中国打交道也对美方没有任何的好处。

所以在此次嫦娥六号将样品带回国后,中方也再次"提醒"了一番美方,称中方在航天领域始终对中美合作持开放的态度,但是美方国内由于有"沃尔夫条款"的存在,不知能否参与这次活动。

图片(嫦娥六号返回器开舱活动)

如今,试图用所谓"租借协议"来将月壤带走的纳尔逊,对于"沃尔夫条款"却是闭口不提。其拿出所谓科学精神当幌子,明显就是既想钻空子和中方合作,又拉不下脸来求助中方。

总之,事实已经摆在眼前,美方的这一条款并没能阻碍中国航天计划的发展。如今美方也承认,航天领域的某些方面,中方技术确实处在了美方的上游,这次嫦娥六号取回的月背土壤,就填补了美方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所以说,这个原本用来限制中方活动的条款,现在反而裹住了美国人自己的手脚。

除了在航天领域之外,美方对中国围堵失败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说此前的全球定位系统,即GPS,在美国的封锁政策下,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稳步推进了北斗系统的研发。如今,北斗导航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除美国GPS之外的重要选择,打破了美方在导航定位领域的垄断地位。

现阶段,美方还在电动汽车、半导体等领域,通过技术出口管制、贸易限制以及对本土产业的扶持等措施来围堵中国。从短期来看,这确实给中方企业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但是长期下来,实则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市场机会和研发资源。

图片(美总统拜登)

更何况,对于中方而言,任何领域的限制措施,都能成为推动中国技术自立自强的"催化剂"。最终美方会发现,其一系列试图遏制中国的努力,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加速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到最后恐怕结果就是和现在一样,美方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如何让中方点头答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