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寒露冻死牛,下午寒露暖烘烘”,今年寒露几点?有啥说法?

2025-10-08 21:41  头条

有些人说秋天最冷是寒露这天,也有人说太阳出来后什么感觉都不一样。其实你看看家里老人,到了寒露就开始催你加衣服,说是"上午寒露冻死牛",外面风大,衣服不多冷得受不了。其实不用研究什么农谚,有时候多听老人说也挺准。今年寒露来的早,8号早上,不是下午,也不拖拉,该冷就是冷。小时候总觉得这些是吓唬人的,现在自己穿了秋裤,才发现不是难听,是有道理的。

回想起那会儿,老一辈没手机,只靠眼睛,风一变就知道怎么回事,冷了就加衣,稻子也得赶紧喷药,不然寒露风就把收成毁了。老人总是念叨"早晚要注意,别让孩子感冒",其实管孩子也管大人,你觉得天气变化没啥,其实早晚真是差太多了。今年不光是冷,感觉风也硬点儿,一大早门一开,钻心凉。

"上午寒露冻死牛"说的不是那天真的冻死,而是提醒别拖,提前准备好东西,别被突如其来的冷吓着。"

南方天冷晚点,北方冷得早,一家子抢着拿出来的秋衣秋裤,下水一洗,准备穿好几个月。但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总说温度还可以,出门才发现不灵,一年到头,身体比手机更有感觉。衣服少了打喷嚏,一到公司发觉大家都裹着胳膊,嘴里嘟囔"看来真得多穿点了"。

其实想想,关于寒露那个"上午、下午",早来了冷、晚来了暖,身边人都信,也不是什么迷信,和生活有关。人忙活一天,家里老人就在唠叨:"你多穿点,现在不是年轻时候了。"听了不当回事,第二天风吹到脖子里,才知道为啥老人嘴不闲着。公司里同事还在问,这冬天是不是更冷了,是不是又要下雪。其实不知道,但没人敢大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出厚衣服。

秋天特别会骗人的,上午冷得缩脖子,下午太阳出来还热得流汗,医生说温差大容易生病,确实没错。去年寒露家里小孩晚上没加衣服,结果感冒折腾了一礼拜,家里老人看了都叹气,"乱穿衣服,怎么不生病"。今年谁都学乖了,出门就多捂一件,不好看也没办法。其实嘴上说不听,身体最真实。

稻子的事也别轻忽,家里亲戚是种地的,每年寒露前后都要在田里盯着,怕寒露风坏了收成。说补钾能抗,补了还是怕风一过,稻谷空壳多。收成这个词,听起来不关我们的事,但其实都一样,身体要好,好过冬。

"寒露一场风,到头一场空"用在家里也对,大风天就要小心,别让家里人冻着。"

小时候谁家没碰上过寒露下雨?"寒露若逢雨,冬季雨雪多",老人脸上写着担心,家里床紧靠窗,下雨就呆家里,怕感冒。其实简单点,衣服厚了点,水壶里灌热水,时间快得很,转眼就冬天。

很多人不信老话,总觉得现在条件好,吃得也好,有天气预报不用怕。可冷了感冒一样,一天下来谁都怕头疼咳嗽。退休的老人早晚溜弯,路上聊天都是今年是不是更冷了,谁家孩子发烧了没。这就是日子,谁都不能躲。

"今年寒露来的早,大家感觉冷得快,家里老人都催着多穿点。"

其实也不难,过了寒露,大家心里都有数,该准备的东西不能少,衣服多,被子厚,厨房的姜茶早就用上了。孩子小不能大意,老人年纪大更怕冷,谁都要当回事。

城市农村都一样,大家为了寒露忙活,农田里是稻子,家里是暖和。不管条件怎么样,一到秋后寒露,看见大家都裹着衣服,心里才踏实。天冷心不冷,日子要过,家里得照顾好。有时候老话虽然土,但一句管用。

"该添衣添衣,别挑天气,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就行。"

你说寒露到底冷不冷,其实每年都不一样。最重要别疏忽,爱惜自己也照顾家人。手机预报那是参考,真实冷还是得靠自己感受。你要觉得冷了,赶紧加衣服,千万别逞强。公司里谁不是偷偷加衣服,回家还把爸妈的话当回事。日子平平常常,心里踏实就好。

今年寒露你觉得冷吗?是不是也多穿了几件?你家老人还催你添衣吗?这才是生活,每个人都在想一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