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印度国际投资时,戈亚尔依旧不加掩饰地吹捧美西方国家,宣称相较于中国投资,"基于战略利益",印度更加欢迎来自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投资。
戈亚尔谈美国关税问题,称"利好"印度
在印度,戈亚尔上述观点拥有不少支持者。《印度时报》不久前报道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印度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印度巴罗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丹·萨布纳维斯还说,印度关税低于其他竞争者,"这可能是一个优势,因为我们可以扩大规模并替代这些国家的出口"。
实际上,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印度政府就致力于讨好美国。
去年12月,路透社就援引消息称,印度有意大规模降低对美关税、购买美国商品,以便在特朗普升级中美贸易争端时,成为"中国替代品"。今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试图沟通关税问题。
但印度属实是"热脸贴冷屁股"。当地时间2月13日,特朗普在与莫迪会晤期间,宣布即将征收"对等关税",并多次将印度称作"关税之王"和"贸易关系滥用者"。数据显示,截至3月份的2023/24财年,印度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1180亿美元,印度享有32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尽管多次讨好,特朗普依旧对印度征收26%的"对等关税",而印度第一时间表示不会报复。
路透社称,关税会导致印度本财年经济增长放缓20至40个基点,使三分之一出口销往美国的钻石行业陷入瘫痪,影响数千个工作岗位。BBC称,据花旗研究分析师估计,印度每年可能因互征关税而损失高达70亿美元,主要影响金属、化学品和珠宝等行业,制药、汽车和食品也面临风险。
印度国内,越来越多人担忧印度会对美国做出过度妥协。印度"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GTRI)创始人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告诉BBC,印度政府倾向于"基于言辞而非经济压力"来软化贸易政策,这表明其在全球贸易谈判中缺乏自信。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印度在多个贸易方面先发制人地投降。"他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印度最终可能会在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中做出更多妥协,进一步"削弱其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