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已是2025年”!一地首例确诊,年轻女子生命危在旦夕(2)

2025-02-11 15:40  潇湘晨报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7天,个别可达12天以上。

早期症状: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5~7天出现肺炎,多有中至重度ARDS,部分出现休克、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ye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并发症。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缺乏对禽流感病毒的预存免疫,但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一般认为人群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仅可造成少数个体暴露后感染和发病。

从事家禽养殖、运输、加工、交易等高危职业史人群是需重点关注人群。

此外,老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的人也需多加注意。

预防禽流感,安全"吃鸡"攻略:

日常做好个人防护

去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有活禽或野生动物的场所时,应该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接触活禽等动物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避免采购宰杀活禽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去往有活禽的场所;在正规市场采购经检疫合格的冷鲜禽,避免采购、宰杀活禽。

饮食注意生熟分开

禽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不采购、烹饪、食用来源不明的禽类或病死禽,坚决不捕猎、贩卖、食用野生动物。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接触病死家禽后,若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有无禽类及相关环境接触史,有没有去过活禽市场等。

医生表示,本次病例为偶发事件,无需对此过于害怕和恐慌。国家应急广播提醒,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生熟分开,做好日常消毒,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