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男子无罪释放5年多,法院判撤销“违法犯罪记录”,滦州公安:没删除权限

2025-04-03 10:35  头条

现如今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如果你的家族有人有"违法犯罪记录",将影响重大……

子女当兵、考取公务员、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开公司办业务……无不收到牵制,苦不堪言!

河北滦州市59岁的李先生,这几年一直困扰于这个问题,而这一切原本不应该发生!

李先生在2015年因为举报企业违法采矿,被以"敲诈勒索罪"判刑11年;在服刑4年之后被确认为"无罪"……2019年被释放。

既然国家认定自己被误判是无罪,为什么在无罪释放5年之后,李先生却得知在公安部的网站上自己仍旧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标签呢?

为了这条"莫须有"的犯罪记录,这几年他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2025年3月31日,李先生无奈找到媒体倾诉自己的遭遇……

2015年4月,家住滦州市响嘡街道研山新村人的李先生,因为举报"河北钢铁集团司家营研山铁矿有限公司违法占地开矿",被公安机关逮捕!

最终,他以"敲诈勒索罪"获刑11年9个月。

四年之后,这起案子突然有了转机。

当年的那家企业确有违规采矿的事实,2019年7月李先生被认定无罪。

2020年8月7日,唐山市中级法院赔委对李先生作出国家赔偿67.5万的决定。

李先生沉冤得雪,重新回归社会,他以为一切惨痛的回忆都将过去,接下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谁知,直到2024年,已经无罪释放5年的李先生在无意中发现了一条让其震惊的"消息"。

有一次,李先生无意中看到公安网上居然有自己的一条"违法犯罪前科"的案底记录?

李先生有些纳闷,当时在他自己看来,自己显然没做任何作奸犯科的事情啊?

唯一的一次被判刑也属于"误判",法院都给自己赔礼道歉了呢,还有60多万的国家赔偿……

既然自己被无罪释放,那么这条"违法犯罪前科"记录就不应该是敲诈勒索那件事吧?

由于公安部网站无法详细查阅这条"前科"具体是什么罪名,李先生费尽心思最终不得不以"起诉公安局"的名义,让法院出面调取资料,这才弄清楚了这条"前科"的具体信息--

还真的就是2015年入狱的事!

这下子,李先生委屈了!

自己明明就是无罪,还得到了国家赔偿,按理说这条所谓的"前科"就应该在自己无罪释放的时候,被同步删除啊!

为什么已经过了5年,记录还在公安部的网站上?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莫须有"的犯罪前科,李先生这几年做事受到不少的牵制和影响……

比如,他曾经想和朋友一起合开公司做事,但是因为这条"前科记录",他无法担任法人和股东;

又比如,今年3月初,他不过是买了高铁票去走亲访友,居然就被警察拦截询问好几个小时,最后还是户籍地派出所开具"无违法犯罪"的证明,他才得以脱身……

而这种"无犯罪记录证明",李先生说这几年他就开了5份之多。

但是,派出所的开具的这种"无犯罪记录证明"也只能解决买车票交通上的一些小问题,因为公安部网站上的"犯罪记录"的存在,许多事情还是没办法进行!

遭遇这种事情,李先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当初办理自己案件的滦州市公安局。

既然那件敲诈勒索案是滦州公安局办理的,那么现在他是无罪释放,这条信息是不是可以找滦州公安局删除?

这个逻辑没问题吧?可惜,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在2025年1月5日,滦州法院甚至已经出具了行政判决书,认定滦州公安局应该予以删除李先生的犯罪前科记录!

然而,从2025年的1月到3月,李先生找了滦州公安局多次,对方总是"承诺会删除"但是迟迟不见有行动。

为什么会删除不了?这在普通人看来有些想不通。

不就是一条后台上传的数据嘛?滦州公安局难道就不能直接登录公安部的网站,鼠标一点删除一下?这事很难吗?

还别说,就是非常难!

滦州公安局表示,上传数据他们有权限,但是随意删除却没有这个权限了……

也就说,公安部网站的管理后台,赋予各地公安局的操作权限中,对"删除资料"的权限控制很严格,他们删不了!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这样的功能设计,也是为了防止权利作弊滥用。

稍微有一点网站后台操作基础的人都知道,"删除"操作不难,难的是赋予权限!

为什么滦州公安金在法院判决3个多月后,依旧没有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好"删除权限"的问题?

说穿了,这并非是删除本身有多难,而是沟通机制的复杂性出了问题……

或许,要想开通一个"删除权限"会涉及到上级多个部门的审核授权,这就好比要同时找多个领导签字盖章一样……

各位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大概就明白了,为什么时间会拖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