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很多人的世界悄然发生变化。孩子远行打拼,电话越拨越少;老伴也许还在,一同熬过岁月,但活到一定时候,你会发现:再亲的人也有无法靠近的距离。子女有他们的选择与生活,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围着你转。每天下午夕阳下的小区里,有多少老人推着轮椅,有的相依为命,有的形只影单,最能接住自己悲欢的那个人,从来都是自己。
有人说,"人生最深的羁绊,是与自己和解。"这句话,尤其对中年人来说,意味深长。小时候,我们总习惯依赖父母和兄弟姐妹,上学了要朋友,成家了靠爱人。可走过半生,才明白,所有关系中的幸福与满足,都是建立在你愿意善待自己之上。
很多人迷茫,觉得等子女成功了,自己才能踏实,"儿女孝顺才是福气"。但现实很残酷,有时候,孩子忙碌奔波、家庭琐事缠身,并不会时刻挂念你。群里聊天的王姨,家有两个博士,一个定居国外,一个在外地,逢年过节能视频聊几句就很满足。她说:"人的幸福,其实不是儿女给的,是自己争取来的。"
老伴呢?或许是携手走过几十载的知音,也未必是永远的港湾。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绊绊,不是不爱,只是越到后来,越发现很多心事只能自己消化。就算两人情感深厚,到了某个阶段,也需要独处。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
很多中年人害怕孤独,其实"孤独"从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自我,被子女或老伴牵制到忘记关照自己。每天早晨醒来,不是问家人想吃啥,而是先问问自己今天高不高兴,也曾有人问过:"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大多数人回答:"年轻时太委屈自己。"这就是过来人的心声。
所以,最亲的那个人,不是子女,不是老伴,而是你内心那个被善待、被了解、被温柔对待的自己。你可以在清晨泡杯茶,坐看阳光满窗;也可以在深夜关上手机,为自己留一首喜欢的老歌。遇到委屈,先安慰自己:"没事,一切都会过去。"哪怕世界无人懂你,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朋友。
马尔克斯说,"时间会让你明白,能治愈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无数次夜里枕头上的泪,大多数都是自己擦干的;工作失意时的鼓励,也是自己给的。你可以向世界妥协,也可以为自己坚持,无需对任何人解释你的选择,开心也是你的,难过也是你的。正如歌词里唱:"其实幸福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很多人问:"中年以后怎么才能过得幸福?"答案很简单,善待自己,才是余生最好的护身符。不用和谁较劲,把该吃的饭吃好,该睡的觉睡足;偶尔也去享受一下不被打扰的时光,给自己买束花,看场电影;照顾好身体,别为了谁而亏待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有足够的温柔,才有能力把温暖带给亲人。
到头来,你会发现,世间的万千亲情,终究是加持你前行的力量,但真正陪你走完人生旅途无数坎坷的,始终只有自己。
读完这些,你是不是也想起了那些默默珍惜自己、默默善待自己的日子?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感激那个从不放弃自己的自己?欢迎评论区留言,说一说你"和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懂得:人生最亲的人,其实就是自己。本该好好活,理直气壮爱自己,幸福就会悄悄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