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锋”,俄官员越看越激动,俄专家:不知中国新炮弹值多少钱

2025-04-23 14:45  头条

帕特鲁舍夫称中国是海洋经济强国:俄罗斯总统助理帕特鲁舍夫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海洋经济强国,而这正是特朗普一定要为难中国的原因。

中国成为海洋经济强国是实至名归。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优良港口。在海洋渔业方面,产量巨大,供应着国内外庞大的市场需求。海洋运输业也蓬勃发展,像上海港等大型港口,货物吞吐量连年位居世界前列,众多的集装箱来来往往,带动着全球贸易的流通。在海洋能源开发上,也不断取得新进展,海上风力发电等项目逐渐增多。特朗普时期对中国的为难,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海洋经济强大带来的影响力。中国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崛起是自身努力发展的结果,未来也会继续在海洋经济上不断开拓创新。

4月20号,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研究人员刚刚引爆了一枚氢弹。该装置只有2公斤,无需任何核材料激发。爆炸后,可以产生一个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球,过程持续2秒,是同类TNT炸药爆炸时间的15倍。

对于这条消息,很多人都看到了。但从报道来看,有专家认为有"标题党"的嫌疑。因为氢弹是核武器的专属称呼,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

再看港媒提到的非核氢弹,原材料是氢化镁。和真正的氢弹比起来,差的非常远。特别是爆炸装置持续时间长达2秒,而对于类似的爆炸物来说,持续时间越长,爆炸的威力越小。所以,尽管持续时间是同类TNT炸药爆炸时间的15倍,但威力不见得有15倍这么多。

外国的一些武器爆炸画面,非实验画面

不过,新闻不能孤立来看,需要连起来。氢化镁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国内能制作的公司并不少。而根据《陕西日报》在今年1月份的报道,一条年产量150吨的氢化镁中试生产线在陕西榆林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产出了首批合格产品。

一个爆炸装置只需要2公斤,而仅榆林的这条生产线年产量就是150吨。换句话说,要是真的有需要,一年就可为"非核氢弹"提供75000个单位的原材料。而对于这类"新型武器",俄罗斯专家一眼就看出了不简单。

4月21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用俄专家卡申的话指出,尽管还无法得知一些技术性细节,但中国可能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导弹,可用于消灭任何障碍物后的步兵。这是因为非核氢弹爆炸可产生2秒、1000摄氏度的高温气体。而这些气体可以从一些缝隙中泄露出来,并瞬间烧死敌人。最后,他甚至还弱弱地问了一句:"不知道这个新炮弹要多少钱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