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尔斯克地区,一场绞肉战已经打响,美雇佣兵涌入战场,俄军敢死队拼命堵截,放眼望去,这里似乎成为了美俄对抗的最前沿。
现在的战况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方攻一方守,而是双方全面对攻的模式。那么,这场战斗背后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深究的内幕呢?
1、乌克兰的反攻策略:拼尽全力或许背水一战
乌克兰军队在这场战斗中无疑是下了血本。为了确保在格卢什科沃地区夺得胜利,他们已将第21机步旅、第110机步旅、第95空突旅,以及全副瑞典武器装备的第225重型突击营等精锐部队调入前线。可以说,这些部队都是乌军的"王牌",堪称乌克兰军事力量的"门面担当"。
在这些精锐部队的装备中,瑞典版豹2坦克(STRV-122)和CV-90步兵战车尤为引人注目。这批装备的出现在前线,可以说是乌军拿出了自己的"压箱底"武器。而且,从目前的情报来看,乌军的作战策略显然是希望通过这一场战役,给美国大选中的民主党送上一份"大礼"。
乌军司令西尔斯基的棋局已经十分明了:借助这次胜利让国际社会、尤其是它背后的支持者们看到乌克兰的战斗能力。
2、俄罗斯的多路大反攻:广阔战线下的强势突破
相较于乌克兰的"集中优势兵力",俄罗斯采取的是多路并进的大反攻策略。在上百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已经强行突破了多个关键地点。更为关键的是,俄军发现有大量美国雇佣兵已经加入战斗,这场战役,似乎变成了美俄的争斗。
不久后,俄军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对外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击溃了美国私营雇佣军公司前方观察组支队,以及多支乌军野战部队。
从俄罗斯方面的消息来看,伊万诺夫等几位俄军高层指挥官认为,在库尔斯克的战斗中,俄军已经累计消灭了1.42万名乌克兰士兵,并摧毁了119辆坦克。如此重大的战果也使得俄军在库尔斯克区域的战斗中显得极为强势。
3、乌克兰炮弹困局与"枪口对内"的内耗
尽管战场上杀声震天,但乌克兰内部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因前线需要大量155毫米炮弹,乌克兰将绝大部分的155毫米炮弹都调集到反攻战线,使得阻击线上基本上只剩下迫击炮炮弹。乌军指挥官命令,攻击俄军步兵不准发射155毫米炮弹,以节约弹药。这种弹药的困局无疑大幅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乌克兰国内近期还计划成立一个新单位"军事警察",其主要任务就是预防军队中出现逃兵现象。据悉,这项提案已经在乌克兰议会登记,将隶属于国防部和安全部门。军事警察将被赋予调查权,通缉和抓捕擅自离开服役的士兵。
这种举措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乌克兰军队士气低落、人手紧缺的现状。为了弥补前线的战斗损失,乌克兰不得不征召更多的新兵,甚至扩大征兵范围。但许多新兵缺乏足够的训练,加上不愿参战的情绪,这种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势必影响到乌军的整体作战效率。
总的来说,这场在库尔斯克地区上演的"战争大剧"充满了变数和悬念。无论是俄军的全线大反攻,还是乌军的背水一战,都将在未来的数月内决定整个战局的走向。而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局部冲突,更是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