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美国突然宣布暂停对乌克兰供应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在内的多种关键武器。白宫明确表示,出于保障美国自身战略储备的考虑,必须"关上自助餐厅",这标志着美国对乌军援政策的重大转向。
据统计,波兰境内被美方拦截和暂停交付的武器包括9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30枚"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8000多枚155毫米炮弹等。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乌军弹药消耗速度远超西方工业体系的生产极限。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军火流向乌克兰的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弹药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乌军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美国国防部官员直言,过去"想拿什么拿什么"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乌克兰每天消耗的炮弹数量达到上千枚,这样的消耗速度让西方军工体系难以承受。面对俄军"敞开供应"的弹药优势,乌军在消耗战中处于明显劣势。
地缘博弈中的战略天平
当前的俄乌冲突已经完全转向消耗战模式,而在这场比拼军工产能的竞赛中,双方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俄军依托本土军工体系,每年能够生产9000架"沙赫德"无人机,这样的产能让俄军在长期消耗战中占据明显优势。相比之下,乌军严重依赖西方援助,而西方的弹药库存和生产能力都面临极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