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次事件并非闻泰科技首次在海外遭遇资产安全挑战。2021年,安世半导体收购了英国最大晶圆厂NWF,但次年英国使用新法律追溯审查,最终安世半导体不得不于2023年11月将NWF以1.77亿美元出售给美国威世公司。
连续在欧美国家遭遇类似资产安全挑战,反映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特别是在半导体等敏感领域的投资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
200亿商誉成定时炸弹,管理层动荡成危机导火索
闻泰科技在收购安世半导体后,一直面临中外公司治理文化的冲突。欧美企业多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大型公司多由职业经理人管理,股东多为投资基金。而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企业则多为股东深度管理公司。这种根本性的治理理念差异,为后续的管理冲突埋下了伏笔。
张学政治下,安世半导体一直维持相对独立的经营情况,主要事务依托外籍高管执行。2025年,随着闻泰科技决定全面聚焦半导体业务,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张学政的姐姐张秋红辞去了公司董事长、总裁职务,三位ODM/OEM背景的高管也相继辞职。公司遴选了来自安世半导体的沈新佳、杨沐、庄伟等人,全面接管经营决策。
这种母公司高管团队的大换血,尤其是安世系背景高管上位,无形中引发了原有外籍管理团队的不安与抵触。当外籍高管团队更倾向于遵循当地政治压力而非中方股东意愿时,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便显得异常脆弱。
来源:闻泰科技公告
而且,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形成了巨额商誉。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商誉总额为214.98亿元,这相当于公司净资产(346.43亿元)的62%。这笔巨大的虚拟资产,使得公司的净资产质量非常脆弱。
商誉的价值完全依附于安世半导体持续产生超额盈利的能力。一旦失去对安世的控制,商誉所依附的资产组价值便不复存在,全额计提减值几乎无法避免。而且,市场对闻泰科技的估值是建立在"半导体龙头"的逻辑之上的。若失去安世,已剥离消费电子ODM业务的闻泰科技,其估值逻辑将发生逆转。
近年来,欧美国家纷纷强化对半导体等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中国科技企业的海外扩张面临日益严峻的政治阻力。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新一轮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的制裁,规定实体清单企业持股50%及以上的企业也无法直接获得美国产品、设备和技术。这一新规直接影响了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