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森·沃克:美国正在走向“军阀时代”

2025-09-16 08:30  观察者网

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人士、MAGA运动的代表性青年人物查理·柯克死后,美国变得愈发撕裂:社交媒体上频现对死者的冷嘲热讽言论,另一方阵营则大搞"人肉开盒"式的举报……特朗普迅速将事件归咎于"极端左翼势力",并承诺会"狠狠出手"。

"我们有了一位殉道者。"柯克的右翼同事这样暗示道。柯克此时的死亡对MAGA运动意味着什么?其民粹主义主张同政治光谱另一侧的左翼有着怎样的交集,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思潮转变?

观察者网对话Infrared创始人格雷森·沃克,跳出美国的左右翼意识形态争论,聊聊对查理·柯克以及当前美国政治的看法。对话文字稿有删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观点。

格雷森·沃克与观察者网对话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能否聊聊你得知查理·柯克遭枪击事件后的第一反应?

沃克:我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悲剧。无论怎么评价查理·柯克和他的政治观点(我和他几乎没有相同观点),枪击事件不仅对柯克和他的家人是悲剧,也事关整个国家的前进方向。在柯克成为目标的同时,美国本身也成为了靶心。我们的国家比之前更分裂了,而不是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团结起来。

比如反犹主义的问题,原本美国的左翼、右翼开始团结在一个共同的反犹、反建制派旗帜下。这并非有组织、连贯的趋势,但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左右翼正以极端的方式相互责骂。这显然只对一个群体有利,那就是建制派,国会两党和锡安主义者。讽刺的是,这些掌权者恰恰是美国的极左与极右势力声称反对的对象。

比枪击更令人心碎的是,美国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在为此叫好,而另一边的人则在为"幸灾乐祸者应该被杀"的主张叫好。特朗普很快在公开讲话中指责是"极端左翼势力"所为,尽管当时还没有确凿证据。于是大家都开始责怪极端左翼。事实上,极端左翼里许多人确实在拿这件事开玩笑,做表情包,说柯克"罪有应得",甚至说"不必同情他的家人",这些言论极其恶毒。但这只会火上浇油,让更多美国人想要"和另一半同胞开战"。

与此同时,左翼当中也有人认为,枪手其实更可能是右翼分子,即美国极右翼政治评论博主尼克·富恩特斯(Nick Fuentes)的支持者,所谓的"Groyper"(该词出自"悲伤蛙"网络梗图,成员一般被认为持极右翼、白人至上主义与基督教民族主义观点,译注)。老实说,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事情的全貌,我甚至不能排除枪手是个替人受过者。

查理·柯克枪击案嫌疑人、22岁的泰勒·罗宾逊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

观察者网:怎么看柯克在特朗普政府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中的地位?

沃克:查理·柯克确实是一座把许多人引向MAGA运动的"桥梁"。他在特朗普第一次参选总统时期崭露头角,成立了"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组织。那个组织怎么说呢?用英语讲就是非常"milk toast"(软绵绵的)--这词可能有点冒犯--但本质上,他们进行的是温和风格的保守主义辩论。

虽然柯克现在看起来很激进,比如跑去大学校园跟人辩论,拍成视频搞病毒式传播,但他的观点绝对称不上极端右翼。有媒体把他描述成MAGA极端派网红,我其实不同意。更准确地说,柯克是代表特朗普政府的一张面孔,毕竟他是个忠诚的特朗普支持者,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他更像是某种传声筒,也是很多美国人接触政治的跳板。

很多不太关心政治的普通美国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查理·柯克。在Snapchat这种美国常用社交软件上,他经常出现在Jubilee这类热门节目里。所以,他的名字不仅在政治圈为人熟知,更是使用互联网的一代年轻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柯克的离世确实会导致温和派声音--具体地说,是更顺从的声音--变得稀少。

我认为柯克本质上是个温和保守派,追求理性,代表着理性对话的可能。我不是说那些观点正确,但他至少愿意沟通--虽然有时显得并不公平,实话实说,他辩论时带着预设立场。但他信奉理性,相信思想交流的价值(至少表面上如此),这很重要。现在他死了,很多右翼人士说"讨论时间结束了,接下里来必须战斗",可能是在夸大其词或者表达愤怒,但这确实说明,他的死亡会加速美国社会的分裂进程--我觉得这种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观察者网:一方面,与加州州长纽森的对话体现了柯克的社会保守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就经济问题的民粹主义立场在美国右翼保守势力中也显得独特。关于年轻人买房困难的问题,柯克曾提出应禁止贝莱德集团等华尔街金融机构扭曲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这种观点在目前特朗普主导的MAGA运动中具有多大的代表性?

沃克:柯克的相关主张与特朗普的非常相似--别忘了,特朗普在2016年首次参选时也提出过听起来偏左翼的主张。比如他曾漫不经心地提出过全民医保的概念,还从左翼视角解读关税政策是在保护劳工的利益。当然,他们的终极目标可能还是维护美国统治阶层的垄断利益。看上去,特朗普并非一个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不是芝加哥学派那一路人,柯克也不是。他们代表的正是右翼民粹主义,或者至少是一种伪民粹主义:表面上主张人民主权与民生福祉,喊着"让美国人重新富起来"的口号,并称之为"资本主义"。

在一段热播视频中,柯克与"年轻土耳其人"脱口秀主播申克·尤格尔辩论时反复强调,"我是资本主义者",这当然有点故作姿态。但实践中,他推崇的主张确实不同于,比如说,2006年的共和党式传统经济理念。而这种变化背后反映了美国整体思潮的转变,未必是党派差异。

经济压力无疑正在驱使美国人拥抱各种形式的激进主义,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要知道极右翼也是思想激进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比如,我们的爷爷奶奶辈能轻松买房而今天的美国年轻人却不能,尽管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按理说本该更富裕。还有物价的持续上涨,这些都在推动美国人的思想整体上更为激进。

当人们深陷其中时,就会至少从表面上去模仿左翼的话语体系。这就是为什么19世纪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奥古斯特·倍倍尔(August Bebel,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将反犹主义形容为"愚人的社会主义":因为它本质上是模仿社会主义的话术,将经济生活中的焦虑与愤怒转移至犹太群体身上。表面上模仿左翼的行为模式,实则巩固了寡头统治的权力体系。

美国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14日在受访时把柯克之死归咎于社交媒体及其算法,称之为"毒瘤" 视频截图

回到你的问题:柯克确实在经济问题上代表一种更民粹化的观点,但这并非当代的特例。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美国人都是"社会主义者"--特朗普和纽森互相指责对方是"社会主义者",这个词在美国已经失去了实质含义,变成"希望政府做点事"的代名词。左右两派都在用暗示某种政治力量能够精准有力地掌控经济发展方向的方式讨论问题,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查理·柯克只是这个趋势的体现之一,并非特殊个例。

激进主义确实存在,其形式却非常割裂--很多激进主义主张最终反而巩固了统治秩序,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本没有推翻或改变任何东西。它们只是分散人们注意力,或让人们陷入自相争吵。而这次刺杀事件正是绝佳证明。

观察者网:在"MAGA共产主义"与查理·柯克的立场之间,你认为存在哪些共识与分歧?比如,你们都对美国的现状存在不满,主张改变,但对改变的方法确有不同意见?

沃克: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我承认查理·柯克绝不会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你说得对,尽管存在根本性分歧,我们之间确实有一定共识,那就是(至少在表面上)对美国现状的反对。至于说柯克是否真心相信这一点?他之前向特朗普看齐的行为令人怀疑,后来有许多迹象表明,他可能正试图转向甚至摆脱特朗普阵营。但这些已经无法证实了,我不愿对逝者妄加揣测。

我们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信奉"MAGA共产主义"--顺便向各位澄清,我们从未将其构想成一种意识形态,之前我在跟观察者网的对话中也提到过,这更像是一种文化模因(meme)。其现实意义在于呼应MAGA运动--这是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政治反叛运动。特朗普确实是其领导者,但MAGA运动终究是相对于共和党的"局外人",属于一个独立的工人阶级,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他们的开放体现在,你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解释美国媒体关于共产主义的谎言,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显然这是一场独立的工人阶级运动,而共产主义者必须扎根于工人阶级之中,无论他们持何种观点。我们不必在所有议题上认同特朗普(我知道许多MAGA支持者被特朗普误导),关键是要就他们关心的问题共同抗争。例如近期加拿大的卡车司机举行了抗议活动:当他们挥舞MAGA旗帜时,加拿大共产党本应与之并肩抗争,而不是将他们污名化为"法西斯分子",并支持加政府采取压制行动。

是的,MAGA阵营与我们存在大量交集,部分体现在政策层面,比如你暗示的经济民粹主义:包括反精英、反对帝国主义干涉等。大多数MAGA支持者(包括查理,至少在表面上)反对对外军事干预,这与我们的立场一致。这种共识或许能团结大多数美国民众,就像国会两党中统治阶层之间合作的对立面。我们和MAGA阵营虽然不是跨党派联盟,但具有类似的效果。

我们主张,那些反对锡安主义的美国右翼人士,尽管其许多观点受到严重误导,但也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错误的一步":他们的结论错误,但反映的真实问题存在。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应是找准大方向,而非陷入相互指责的游戏,或者是站在建制派统治阶层一边反对他们。

当MAGA群体(包括查理·柯克)说"我反对共产主义者"时,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们需要解码其真实含义:他们实际上在说,"我不喜欢比尔·盖茨买下所有的农田","我不喜欢贝莱德推高房价导致年轻人买不起房"。一个稍有常识的人(包括普通中国人)都应明白,这显然与共产主义无关。但在美国,你必须进行这种话语解码:当人们说"反对共产主义"时,这往往是"反对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总结地说,我和查理·柯克最大的共同点或许是都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对话,而不必是唇枪舌剑的交锋。遗憾的是,这种对话空间正在美国快速消失。

今年3月,查理·柯克在自己的播客节目中与民主党籍加州州长纽森对话

观察者网:查理·柯克去世后,MAGA运动将走向何方?上台半年多以来,特朗普还没有兑现关于重振经济、带来和平等竞选承诺,反而因"爱泼斯坦档案"、中东政策等问题陷入尴尬处境。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动摇MAGA支持者对他的支持?

沃克:早在第一任期时,特朗普的许多忠诚支持者便陆续选择抛弃他,这一届任期更是如此。比如前面提过的尼克·富恩特斯就因以色列问题与特朗普决裂,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极右翼代表性人物。许多人也对白宫就"爱泼斯坦文件"的处理及以色列政策感到幻灭。

这对许多MAGA运动支持者来说是个重大转折。他们给特朗普投票的主要理由就是认为美国被外国利益集团操控,他们想要"夺回国家"。用反帝国主义话语来说,"要民族不要帝国",美国人不会这么说,但基本就是这个意思。到最后这也没有实现。

特朗普以"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当选总统,他承诺不发动新战争,如今我们却在委内瑞拉家门口舞刀弄枪,不久前还打击了伊朗,美国毫无疑问批准了对卡塔尔和也门的轰炸,更是纵容在加沙上演的种族灭绝,这还没算上乌克兰冲突的解决。人们已经看透了这一点,MAGA支持者并没有他们通常看上去的那么愚昧。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抛弃特朗普的情况(柯克之死某种程度上巩固了他的基本盘),但确实已经有不少支持者选择离开。

至于MAGA运动接下来会走向何方,依然是个未知数。它可能会存活发展,也可能枝蔓枯萎并消亡。下一代美国人的政治立场会呈现何种形态?我认为这更有可能是加文·纽森之类的人物与民主社会主义者(DSA)之间的结合体。

大家可能会惊讶的是:现在美国的极右翼阵营,比如尼克·富恩特斯的追随者们(他们自称"groypers")正在支持纽森,一个民主党人。"后另类右翼时代"的典型代表正是加文·纽森--因为他是一个拥有白人家庭的白人男性(没错,他们是认真的),而下一代共和党领袖,JD·万斯则有一个印裔妻子和家庭。所以,富恩特斯的追随者们这么干也是想要惩罚共和党、对特朗普施压。而且他们知道,万斯会在社交媒体上读到他们发的内容。

这是一种非常诡异的政治重组--如果你学过政治学就知道,极右翼与民主党人结盟不符合任何逻辑,白人民族主义者更不可能支持民主党。只有彻底抛开美国政治光谱的假象,认清这不过是民主共和两党的代理人游戏后,一切才解释得通。美国政治光谱上的所谓右翼与左翼,不过是两党建制派在同一个轴线上的镜像。

所以,美国政治已经混乱到这种地步,很难预测MAGA运动的走向,但它确实正在分裂:有一部分群体会誓死效忠特朗普,也有人对他极度失望。关键在于:后一部分人会完全退出政治,或者投向民主党阵营吗?还是说他们会朝另一个方向变得极端化?这些都是有待回答的问题。

特朗普当地时间9月11日宣布将向查理·柯克追授总统自由勋章,是平民在美国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图自:白宫网站

至少,美国共产党试图保持对话的大门敞开,承接MAGA运动代表的社会潮流,也许这个潮流正在凸显并巩固美国的工人阶级基本盘。这才是左翼团体可以且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忙于游说大学研究生、艺术家或学者,而是要扎根于工人阶级(即使某些群体可能不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想象)。我认为MAGA未来的发展方向极不确定,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形成统一方向,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观察者网:随着柯克之死加剧美国国内对立,特朗普此前威胁向芝加哥等亲民主党城市派出国民警卫队的可能性有多高?这会对当前的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沃克:出现这种情况完全不令人意外--特朗普上周末就向田纳西州的孟菲斯派出了国民警卫队。我们可能正在见证美国联邦政府权威的崩溃:只需一次国民警卫队调动就可能引爆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宪法危机。比如,假设特朗普强制要求执行联邦命令,而加州拒绝服从,且州长纽森动员国民警卫队去对抗,这就会是一个临界点--要么触发内战,至少也会使联邦政府的合法性崩塌,并开启权力下放的先例。

我个人并不预期会出现"第二次美国内战"这样极端的情况,但不能排除美国逐渐走向"军阀时代"--就像中国大约一百年前经历的那段时期,表面上有一个中央政府,实际上是各个军阀派系相互割据。也许这不会在未来一两年内上演,但如果局势继续恶化,未来一二十年内,不能排除发生这种局面的可能性。事实上,很多专家都做出了类似的预测,一些富豪正在修建避难所,他们预感到某种危机。

所以,特朗普完全可能向各州派出国民警卫队。非常奇怪的是,特朗普政府同彼得·蒂尔(Peter Thiel)这样的寡头关系密切--此人公开支持在美国发动一场事实上的法西斯主义政变,他们反对民主,主张建立某种技术官僚式的后民主政治体系……

资料图:特朗普与彼得·蒂尔(右)

观察者网:有人形容这是技术封建主义(techno-feudalism)?

沃克:蒂尔不会公开承认自己是封建主,但这背后确实有人在推动。比如,你可能听说过柯蒂斯·雅文(Curtis Yarvin),顺便说一句,万斯也经常读他的文章。雅文在自己的Substack专栏《灰镜》中明确主张"新官房主义"(Neo-Cameralism),一种基于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哲学,其核心思想是:与其提供民主投票权,不如赋予人们"用脚投票"的权利。这实际上是主张在美国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类似拥有数百个小公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其之上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董事会。雅文设想了一个"由成千上万个新加坡组成""百花争鸣"的乌托邦式美国,每一个城邦都由一位CEO统治,也就是你说的技术封建主义。

回到国民警卫队的问题:这确实很可疑,需要判断特朗普这样做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企图--他是否试图系统性地拆毁美国的宪政民主体制,至少是这个已经遭受腐蚀的体制的残余部分?这种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建立某种团结自助的组织。

对于美国共产党人而言,这就像打造一艘诺亚方舟,不仅能够助我们度过动荡时代,不仅在物质层面支撑人民的生存,更在道德、领导力和政治层面提供指引。因为这就是历史上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政治的运作方式:不一定是要戏剧性地推翻政府,或者像苏联布尔什维克那样建立双重权力结构,最终导致立宪会议变得冗余。人们往往对革命抱有浪漫的想象--回看历史时,革命确实充满了戏剧性,但它也不是昙花一现、一蹴而就的事业。

我认为美国的体制已经无可救药,人们正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失败。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仅是政客,还包括资本集团)正在寻求"大重置"(a great reset)--重构美国的政治经济现实。这种重置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会是基于人民的利益还是精英的利益?是服务人民的大重置,还是让最富有的人群更富、使广大民众沦为技术封建主义地狱中的数字奴隶?

我们显然正滑向后一种结局。但政治组织的意义就在于构建替代性力量,要么抵抗这种变革,要么将其导向不同的方向。我们现在就必须开始培养耐心,建设基层组织所需的机制。如果此刻不采取行动,未来几十年可能会异常艰难。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自由民主体制已经失败,不可能回到过去。未来或许会有民主党人执政,或许会出现AOC、曼达尼等新面孔,但绝不会回到我们熟知的美国政治旧版本中。我们正迈入一个新纪元,唯有勇敢且观察敏锐的人能理解这个时代。当然,令人忧心的是美国国内的混乱可能会拖累全世界。但我们必须保持乐观--希望且努力让这种情况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