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元帮助了一位不敢回家的老人

2025-10-03 10:14  头条

高温天的河南街头,老太太敲开车窗问能不能捎她去桐柏,主动说可以付钱。司机没免费拉她,反而张口要一块钱:"说一块就一块,咱有缘分!"

老人掏五块他还坚持只收一元,拍视频本想炫耀贴心,结果被网友点破--收钱就算非法运营,逮住要罚巨款。

这事儿吵翻了天。有人骂司机蠢:"要么别收钱,收一块也是收,运管认钱不认情!"也有人撑他:"高温下帮人还顾着老人自尊,收个钢镚儿算啥罪?"更有人叹气:"现在扶个老人怕讹,带个人怕罚,善良都得提心吊胆。"

其实一块钱的"套路"早有人用。西安的哥刘卫拉80岁以上老人免费,碰上硬塞钱的,他就象征性收一元,既让老人心安,又避了"非法"嫌疑。

上海民警送95岁迷路老人回家,老人死活不肯上车怕"占便宜",警察灵机一动:"您付一块钱,就不算贪便宜!"老人这才乖乖坐警车。

可法律红线真能卡这么死?2008年合肥一老人用摩托免费捎了位打不到车的女士,运管咬定"免费带陌生人违反常理",罚他三万!法院三审都判罚金有效,直到检察院出手才翻案。一块钱的情分,在罚单面前薄得像张纸。

也有人钻这"一块钱"的空子。福州路口有老人专挑红灯时敲窗要"公交钱",一小时能赚七八块;西安更有人拦车强讨五元,不给就掰雨刮器。当善良被消耗,真需要帮助的老人反而更难伸手。

一块钱像面镜子,照出温情也照见荒诞。有人用它护住尊严,有人拿它钻营算计,更多人卡在情与法的夹缝里。当高温把马路烤出热浪,能容下一块钱的善意,或许比纠结"非法不非法"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