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将大变天!“全球十大车企,中国占半壁江山”

2025-11-28 11: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未来五年,随着技术和规模的跃升,中国汽车制造商有望在全球汽车英雄榜上不断攀升,颠覆现有领先者格局。"

11月28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的预测称,到2030年,凭借在电动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和产能优势,有多达五家中国汽车厂商有望跻身全球十大车企之列,从而颠覆全球汽车行业的既有格局。

麦肯锡高级合伙人管鸣宇11月27日在一场媒体吹风会上说:"到2030年,汽车行业将发生重大变革。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迹象表明,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去年,中国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和收购了沃尔沃汽车的吉利控股集团位列全球十大汽车集团之列,而管鸣宇并未具体说明还有哪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将成为跻身全球前十的新晋者。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小米汽车、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等新兴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过去一年销量激增,其新款车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市场消费者放弃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等车型,展现出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挑战传统车企的强劲潜力。

航拍图:山东港口烟台港蓬莱港区,大批等待装船出口的比亚迪电动汽车。 视觉中国

据报道,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去年以427万辆的交付量位列全球第五,吉利以334万辆的销量位列全球第十。这两家公司的大部分汽车都在国内市场销售。

比亚迪预计,今年出口将占其总销量的约20%,高于去年的约10%。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今年9月表示,该公司预测今年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交付量将达到80万至100万辆,而预计总销量为460万辆。

分析人士指出,在政府支持和消费者乐于接受创新技术的推动引领之下,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处于电动汽车技术和生产的前沿位置。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而全球每售出五辆电动汽车,就有三辆由中国大陆的买家所购买。

《南华早报》强调,中国主导着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全球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中有70%以上由中国企业生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年产量上高居前两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2025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62万辆,其中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如卡车和客车),同比增长15.7%。

管鸣宇指出,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或将放缓,但仍会继续保持增长。

《南华早报》援引一名独立分析师指出,中国车企需要提高海外销量占比,以支撑盈利能力并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发挥影响力。未来五年,对一些中国汽车集团至关重要,他们必须让消费者和投资者相信其具备盈利能力。

另外,摩根大通亚太区汽车研究主管尼克·赖表示,今年中国汽车产量(包括公交车、货车和乘用车)可能达到3300万辆,而其预计产能约为5000万辆。由于海外市场定价更具优势,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海外市场的利润率可达每辆2万元人民币,是国内市场的四倍。

观察者网注意到,日前,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文章预测,"十五五"期间汽车行业总体年销量将达到4000万辆。同时他认为,行业达成这一规模的潜力巨大。

崔东树预计,截至"十五五"末期的2030年,相较"十四五"末期的2025年,狭义乘用车国内零售将增长1.8%,厂家批发总量将增长3%,进口将下降18%,出口将增长10%;汽车总内销将增长2%,总出口将增长9%,汽车销量总增速将达3%,较"十四五"期间明显放缓。

崔东树表示,2025年海外市场零售较强的是东南亚、非洲、欧盟,走势较差的则是美国、中南美洲等地区。他表示,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差异巨大,其中非洲的市占率达20%,大洋洲达15%,东南亚和中东、中南美市场则在10%左右,但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市场则没有存在感。因此,全球南方国家市场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发展空间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