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FO表示,AI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增长,背后的推动因素是推理式AI需要更多训练和推理的计算、全球正在构建主权AI、物理AI和机器人时代到来。公司正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增长是由云厂商和企业的资本支出推动的,资本支出在2年内几乎翻了一倍,今年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资本支出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
黄仁勋解释,每年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6000亿美元资本开支,只计入了投入最大的四个厂商,此外还有大量公司会对AI进行相应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大型云服务厂商的资本支出翻倍增长,现在还处在扩建阶段的初期。在接下来5年,英伟达将通过Blackwell、Rubin等架构芯片,抓住价值3万亿到4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机会。随着时间推移,AI将会加速GDP增长。
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黄仁勋也谈及能源限制问题。他表示,能源将一直是AI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因素。正因如此,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每一单位的能源,以提供更多的AI计算性能。
AI芯片厂商中,英伟达属于GPU(图形处理器)阵营。在问答环节,黄仁勋也回应了ASIC(专用集成电路)带来的挑战。黄仁勋表示,在过去几年里,AI工厂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规模显著增长,带来重大的计算机科学问题。堆栈变得复杂,模型正迅速发生变化,英伟达的优势是在每个云、每一台机器人中都能被使用,每个AI框架都支持英伟达。英伟达也不只做GPU,还做CPU和配套的网络产品等。
据英伟达CFO介绍,第二财季英伟达网络业务收入73亿美元,相关产品包括Spectrum-XGS以太网、网络解决方案Infini Band和NVLink,Infini Band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黄仁勋强调了网络连接的重要性。他表示,好的网络可以提升性能和吞吐量,英伟达目前提供三种网络技术,可以分为scale up(向上扩展)、scale out(向外扩展)和scale across(跨区域扩展),其中scale up可以支持建设尽可能大的计算机,scale across则能连接多个数据中心或工厂,构建一个巨大的系统。
对于第三财季,英伟达展望该季度营收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GAAP毛利率73.3%,上下浮动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