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不出正月都是年",虽然春节长假已经结束 但是年味还依然浓郁,尤其是还有三天就将迎来欢乐喜庆的元宵节,这将是农历新年的又一个高潮。
明日正月十三这是正月里禁忌最多的一个日子,这天在民间有着很多的讲究,这是传说中"灯头的生日",也是"阎王忌",并且正月十三还是沿海渔民祈求一帆风顺的"渔灯节"。
不是迷信!明日正月十三,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1、正月十三不吃鱼虾
正月十三在民间是渔灯节,这天是祈求渔民出海顺利的日子,因此这天很多讲究的人家是不吃鱼虾的。
其实,正月十三大家不吃鱼虾的主要原因,就是吃鱼虾时需要翻面,而在正月十三这天是特别忌讳说"翻"这样不吉利话语的,而且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民间讲究吃元宵或汤圆,甜糯的元宵和汤圆,跟腥味足的鱼虾混合在一起味道怪异,并且也不好消化。
2、正月十三不买盐
正月十三在民间也被称作"阎王忌" 这天特别忌讳的就是说大话和说过头话,以及口无遮拦,而且"盐"和"阎"谐音,因此民间老传统认为这天买盐不吉利。
其实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很多过年物资,而盐作为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家家户户都会储存很多,这正月还没有过完,就出门去买盐,会让人觉得不懂得规划生活。
3、正月十三不晚睡熬夜
来到正月十三,这天需要的做的事很多,主要是围绕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做,比如调试灯笼,以及准备正月十五的供品等,而这天也是工作日,大家除了忙活家里的事,也要忙活工作上的事。
正月十五是不能熬夜晚睡的,除了养精蓄锐要为正月十五做准备以外,正月十三在民间属于诸事不宜的日子,因此这天晚上不要出门搞娱乐活动,早早上床睡觉养精蓄锐是非常重要的。
4、正月十三不串门拜年
"不出正月都是年",临近正月十五民间有拜晚年的习俗,但是在正月十三这天是不适合串门拜年的,因为正月十三不适合送祝福,而且这天作为"阎王忌",去别人家串门也显得不吉利。
正月十三这天,属于民间比较忌讳和讲究的一天,尤其是晚上,出门见到别人时不要直呼别人的姓名,也不要背后去拍别人的肩膀打招呼,并且不要去抚摸小孩的头部,这都是比较犯忌讳的事。
5、去水边观礼的时候别胡言乱语
正月十三的海边会特别的热闹,渔民特别看重这一天,因此会扎花灯和摆供品,以及燃放烟花爆竹来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鱼虾满仓。
正月十三的晚上,很多人都会喜欢去海边观礼,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胡言乱语,尤其是渔民在祭祀的时候,胡言乱语会遭人厌烦。
正月十三是正月里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在民间把这天称作"凶日",所以这5件最不能做的事,别忘了告诉家人,尊重年俗老传统,图个一年平安顺遂。
吃 4 食,福满家门
1. 甜蜜团圆之汤圆
正月十三吃汤圆,是对家庭团聚与生活甜蜜的深情祈愿。汤圆,这一传统美食,以糯米为衣,或裹以黑芝麻的醇厚浓香,或包藏豆沙的细腻绵甜,又或嵌入花生碎的香脆浓郁。
制作汤圆,是一场温馨的家庭仪式。家人围坐,将糯米粉缓缓加水,揉成温润如玉的面团,再精心包入馅料,轻轻搓成圆球状。当它们在沸水中翻滚沉浮,恰似生活的波澜,最终安稳漂浮,寓意着生活的圆满。煮熟的汤圆,入口软糯,馅料的甜蜜瞬间在味蕾绽放,一家人共享汤圆,便是共享团圆与甜蜜,愿新一年家庭和美,幸福满溢。
2. 福气满盈之豆腐
豆腐,谐音"都福",承载着人人有福的美好愿景。它质地柔软,却又蕴含着无尽的烹饪可能。
家常豆腐,先将豆腐切成薄片,煎至两面金黄,外皮酥脆,内里嫩滑,再佐以精心调制的酱汁,咸香入味,口感层次丰富。麻婆豆腐则以其麻辣鲜香的独特风味,刺激着味蕾,豆腐吸收了辣椒与花椒的热烈,变得热辣滚烫,令人欲罢不能。鲫鱼豆腐汤,鲫鱼的鲜美与豆腐的嫩滑相互交融,奶白色的汤汁浓郁醇厚,每一口都饱含着营养与福气。在正月十三品尝豆腐,期盼着福气能降临到每一个家庭成员身上,新的一年福运亨通。
3. 春之生机与健康之荠菜饭
正月十三,大地春回,荠菜在田间地头蓬勃生长。荠菜,这种带着自然清新气息的野菜,是春天馈赠的美味。
制作荠菜饭时,将鲜嫩的荠菜洗净切碎,与颗粒饱满的大米一同入锅。随着米饭的蒸煮,荠菜的清香逐渐弥漫在整个房间。荠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不仅为身体带来丰富营养,更在传统观念里,有着保佑家人身体健康的寓意。吃着荠菜饭,仿佛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吃进肚里,祈愿新的一年家人远离疾病,健康顺遂。
4. 节节高升之年糕
年糕,谐音"年高",寓意着年年进步、步步高升。它有着多样的形态与口感,水磨年糕软糯细腻,打糕则嚼劲十足。
将年糕切片,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此时的年糕外焦里嫩,撒上些许白糖,甜蜜的味道与软糯的口感相得益彰。若将年糕与肉丝、青菜一同炒制,年糕吸收了肉丝的鲜美与青菜的清爽,变得咸香可口。在正月十三食用年糕,人们将对事业发展、生活品质提升的美好期许融入其中,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如同年糕的寓意一般,事业蒸蒸日上,生活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