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刺杀小说家2》导演路阳:用东方美学演绎超现实故事(2)

2025-09-30 10:44  环球时报

讲故事,"炫技从来不是目的"

环球时报:影片在新加入的演员选择上有什么考量?

路阳:我们不想停留在冲突和一种人物关系上,所以需要丰富精彩的人物群像和关系,让异世界变得更有质感和实感、更完整。邓超的赤发鬼、丁程鑫的行者、王彦霖的霹雳火、张震的久天、辛芷蕾的入云龙,这些人的加入,让"五虎"阵容完整多彩。优秀有才华的演员阵容为整个故事保驾护航,这是电影成功拍摄的先决条件。

"云中五虎"从最初非常模糊的文字到一步步具象化,我们一直在寻找不同的面孔,让五虎各有特色。"行者"(丁程鑫饰)这个人物概念很有趣。他是一位修行者,通过修行和炼制丹药来保持自己容颜不老,是五虎中看起来最年轻的。小丁(丁程鑫)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意外,他的银幕表现力非常惊艳,超出了我的想象。"入云龙"(辛芷蕾饰)是我们想在五虎中有一位极具魅力、非常强大甚至处于核心地位的女性角色,当时就觉得辛芷蕾是呈现这种强大气质的不二人选。

环球时报:第二部对东方美学有哪些新探索?

路阳:像赤发鬼、行者、霹雳火和入云龙这些名字,是从《水浒传》中找到的。我们还参考了《山海经》《唐传奇》以及一些传奇志怪小说,从莫高窟、克孜尔石窟、榆林石窟、大足石刻等文化瑰宝中汲取养分。其实从《刺杀小说家》第一部开始,我们就想把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以电影的文化娱乐形态展现给大家。上一部中,异世界的主要舞台在皇都云中城。这次的课题和挑战是走出云中城,通过一路跨越不同地形地貌,展现整个异世界的风貌和与现实世界的关联,给观众一种每个场景都存在于真实世界的感受。

电影是非常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态,我们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把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纳入电影创作中,不断把有趣的、美的元素呈现出来。

环球时报:《刺杀小说家》曾首次大规模使用了虚拟拍摄,时隔4年,这套技术有哪些突破?如何避免"为了特效而特效"?

路阳:如今虚拟拍摄等技术手段当然比过去更游刃有余,可以选择的手段也更多了。但我们追求的一直是如何选择最有效、最匹配的方式来讲故事,炫技从来不是目的,要打通观众情绪而不是体验技术。无论是红色湿地还是太初秘境峡谷,我们都没有把哪个场景做得眼花缭乱。追求东方美学的简约与留白,细节丰富、色彩饱满但不杂乱,是影片美学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