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起来,这并不难理解。
这1751 亿元的现金储备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银行存款、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短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之短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之长期投资以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长期投资中的理财投资。到 2024 年年底,真正能立马拿来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 336.61 亿元,这点钱对于小米那野心勃勃的业务发展计划来说,显然是不够看的。
先说小米的汽车业务,那可是个 "吞金兽"。2024 年,小米汽车业务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高达 62 亿元,而且小米还计划在 2025 年交付 35 万台汽车,按照小米现在卖一台亏4.53万元的节奏,亏损肯定还要扩大。
更为关键的是,要实现这交付个目标,就得扩大产能。现在北京第二座工厂眼瞅着就要投产了,光土地购置及建设成本就花了 8.42 亿元,后续还有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一堆环节,哪个不要大把大把地烧钱。
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得像战场。拿比亚迪(002594)来说,近期大手一挥,通过 435 亿港元的大额融资来支撑研发投入和加速海外布局。在高度竞争环境下,小米要是想站稳脚跟,匹配交付目标,就得通过投入真金白银来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不然根本没法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还有,小米在研发投入上也是下了重本。公司计划在 2021 - 2025 年研发投入超过 1000 亿,就 2025 年这一年,研发预算就超过 300 亿,其中 25% 都砸到 AI 技术上了。
花钱的地方多,宏观上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供应链风险、利率波动这些因素,随便哪一个都可能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小的冲击。储备资金就像是给小米穿上了一层 "防护服",不仅能增强抗风险能力,还能为未来潜在的并购或技术合作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毕竟在科技行业这个普遍靠 "烧钱换未来" 的大环境下,手里攥着充足的现金流,就是应对风险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