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仲麟】
中国人长假都过完了,美国政府门还没开。
当然,这在美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自从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改革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历了十余次国会没能通过政府预算所导致的停摆,可以说是隔个几年就来一次的运动,而且已经演变成了美国两党用来攻击对手、向自己选民进行表演的道具。
两党斗爽了,遭殃的是老百姓,毕竟大量维持美国社会运转的公共服务是需要财政预算拨款的,政府关门也意味着这些公共服务没有经费来运转。有些公共服务属于关了也就关了,顶多就是生活不便,比如图书馆关门了并不影响大部分人过日子。但有些公共服务还真属于"没了它地球要不转了",比如空管。
自费上班,空管福报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停摆期间,"必要"的联邦雇员必须无薪继续工作,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基本运转。而美国的一线空管与部分监察员毫不意外地属于"必要"人员,哪怕没有工资也得义务上班,不然美国上空几千架飞机就没人指挥,美国境内航班真就没法运转了。在往年的政府停摆事件中,美国空管们往往觉悟很高,在不发工资的情况下也能坚守岗位直到两党达成一致通过预算案。
但很显然,这一届美国空管觉悟不太行,不再"讲奉献越讲境界越高",反而开始"比待遇越比心胸越窄"了。
十月初政府停摆之后,大量美国空管开始请"病假"或者缺勤了。一些空管设施出现50%的人员缺勤(起码还有人上班),而加州的伯班克机场则在10月6日上演了空管集体"病假"导致塔台无人上班无人管制的情况。要知道,伯班克机场不是一般的通航小机场,这是洛杉矶第三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有650万人次了。
FAA紧急协调圣迭戈机场的空管来进行进近管制,但圣迭戈机场自己都严重缺乏空管自顾不暇分身乏术,只能给伯班克机场的航班远程提供进近管制,但无法顾及地面滑行和起降。
于是奇幻的一幕发生了:执飞运输航空的飞行员们如同通航飞行员在无管制的小机场起降一样,在无线电中自行沟通和协调起降事宜。要我说,这些美国飞行员以后在简历中可以写上一笔:有较强的自我管制能力。
10月3日,圣迭戈机场:我部一切正常
10月6日,圣迭戈机场:请各位旅客提前两三小时来!
圣迭戈机场安检通道的排队长龙
这也导致全美国航班大量延误和取消,自政府停摆以来,平均每天有数千班航班延误与数百班航班取消,乘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了,并且对高度依赖飞机进行远程出行的美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干扰了社会的正常运转。扛不住的马里兰州州长在巴尔的摩机场公开呼吁两党尽快结束政府停摆状态,表示空管和安检人员自费上班越久,他就越担惊受怕。
当然,航班大面积延误与安检排长队,只是美国人民最能直观感受到的,而实际上停摆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表面上的。正如前面所言,美国空管存在巨大缺口,这事所有人都知道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问题是培养空管的俄克拉马荷学院也是依赖于政府拨款,在政府停摆期间,空管学院一样面临着要么关门大吉、要么"自费上班"的困境。
而且与空管人员面临的困境一样,在空管学院的那些教员也同样面临着"没钱事多人还累"的局面,而且空管教员的平均年龄可比空管人员大不少。也因此,请"病假"的空管学院教员也不在少数。而由于没有拨款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那些未来的空管牛马也不得不面临学业暂停甚至被迫中断的局面。可怜FAA今年好不容易拉了六百多学员指望着培养出来后充实队伍,这下又有变数了。
学员如此,波音也是如此。虽说波音贵为"美利坚北方工业长子",但是在政府停摆时期波音也被一视同仁,没有任何特权。原本负责对新机型进行适航审定、给新下线飞机颁发适航证的FAA官员,也因为政府停摆而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无法为波音服务。
而且由于适航审定并非"必要岗位",因此相关人员可以"理直气壮"地不上班,只安排部分人员上班。但很显然,这是无法满足波音需求的,几个急需适航认证的新机型(777X、737-7、737-10等)再急也只能先等着了。而交付给航司的波音737们想要拿合格证也得先等等了,除非波音给FAA先垫付掉运转经费。
这叫什么?这叫一视同仁啊!政府停摆之下,不论是波音这样的巨头还是最底层的学员,大家都同此凉热,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啊!
形式和人心都出了问题
当然,这并非是政府停摆首次冲击到航空业,2018-2019年冬季发生的那次联邦政府停摆,对航空业的冲击更加严峻:停摆持续了创纪录的35天,大量空管员和TSA安检人员拿不到工资,不得不连续数周超负荷工作。许多管制员当时每周工作达60个小时以上,身心俱疲;大量原本用于预防风险的安全检查、培训活动被迫停止。
随着停摆进入第四周,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显著上升,各地的空管中心出现了异常的病假潮,不少空管员因不堪压力而请病假。人员短缺很快影响到航班安全运行,纽约拉瓜迪亚机场不得不暂停航班起降,波及纽约及东海岸多地航班大面积延误。
最终这引起了两党的重视,停摆进入第35天时,美国政府终于宣布重新开门。包括桑德斯在内的多名议员认为,正是空管员集体坚守一个多月又不得不大面积"病假",最终迫使政府尽快结束了停摆僵局。
但2018年是停摆了快一个月后整个美国民航系统才顶不住的,如今是停摆才几天就开始大面积影响航班运行了。除去不补发工资这些因素外,原本特殊时期才一周60小时的工作量,如今成了空管们这几年来的常态了。也因此,联邦雇员们这次直接就不走程序了,快进到最后一步:摆烂!可以说,历次政府关门对航空业的伤害有增无减,也再次暴露出美国空管体制在财政上过度依赖联邦拨款的结构性弱点。
如果这种因为政治内耗而导致关键服务失能的状况持续下去,那么美国航空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一次严重的、本可避免的恶性事故,将不再是一个"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发生"的问题。到那时,再多的调查报告和国会听证会,都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