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哪有时间运动?作业都写不完!"这话我听了太多次。可浙江长兴的徐爸爸偏不信邪--他带着7岁女儿徒步6年,结果女儿六年级一年猛长10厘米,感冒发烧都少了。没吃补品、没打激素,就靠最"土"的办法走出了"开挂"的生长曲线。
2018年,徐爸爸看到女儿总窝着玩ipad,小身板瘦弱得像豆芽菜,心一横决定:"以后每天放学,咱爷俩走1小时!"邻居当时还笑他:"现在谁家孩子不是赶辅导班?走路能走出花来?"没想到6年后,当初那个总请病假的小丫头,成了班里拔尖的"运动健将",更在青春期迎来身高暴涨。医生都说:"骨骼肌质量好,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
他们的路线可讲究:周一到周五走河滨绿道,周末必爬附近小山包。"平路+坡度交替,像给身体上发条。"徐爸爸包里永远装着三样"法宝":温水壶、汗巾和轻便外套。最让人佩服的是,哪怕下小雨,父女俩也穿着雨衣完成目标。"孩子现在自己会喊:爸爸,今天还没'充电'呢!"
翻看徐爸爸手机相册,6年积累了上千张徒步打卡照:女儿在春天的油菜花田里比耶,在冬天的雪地上踩出第一串脚印。更让他欣慰的是,去年女儿主动提出:"我们班小胖总被嘲笑,能不能带他一起走?"如今这个小团体已扩大到5个家庭。
当很多家长忙着报跳绳速成班、买千元钙片时,徐爸爸的"笨办法"反而成了育儿的"捷径"。原来最好的成长配方,就藏在这一步步的陪伴里--走得远的孩子,终究会长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