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巴基斯坦的间接警告。向印度提供先进武器的举动表明,在印巴冲突中,俄罗斯更倾向于支持印度。这是对巴基斯坦的一种战略遏制信号。俄罗斯公开谴责该袭击并支持印度反恐,表明其不愿在这一问题上与巴基斯坦站在同一立场。
第三,俄罗斯此举也是在南亚地缘政治中维持自身影响力的体现。面对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强力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军事合作等),俄罗斯通过支持印度来平衡区域力量,确保其在南亚的战略话语权。俄罗斯通过支持印度,避免中国在南亚地缘政治中一家独大,同时保留在金砖和上合组织中的平衡角色。
普京和莫迪
第四,战略利益优先。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武器进口国和新兴经济体,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远超巴基斯坦。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对俄罗斯的支持(例如在乌克兰冲突中未跟随西方制裁),使其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孤立的重要伙伴。此外,印度在金砖和上合组织中的影响力,也让俄罗斯更倾向于巩固这一关系,而非冒险支持巴基斯坦从而疏远印度。
中国在印巴冲突中的立场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是巴基斯坦的首要军事和经济伙伴,提供从战机到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持。在帕哈勒加姆袭击后,中国呼吁印巴"克制"和"对话",但未明确定义这次袭击涉恐。这种立场被印度视为偏袒巴基斯坦,与俄罗斯的明确支持形成对比。
通过中巴经济走廊(CPEC)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将巴基斯坦视为其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支点。支持巴基斯坦不仅是为了遏制印度(中国的地区竞争对手),还为了确保瓜达尔港等战略资产的安全。中国的立场,更注重维护其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和地缘政治布局。
克什米尔袭击
从这次军售可以看出,尽管中俄关系紧密,但在涉及地缘政治方面,两国的优先方向并不完全一致。 中巴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印巴边境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的 "全天候" 支持对巴基斯坦尤为重要。尤其在俄罗斯向印度出售先进导弹、明确站队印度的背景下,巴基斯坦更加依赖中国来对抗印度的军事和外交压力。中国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巴铁兄弟。印度如果对巴基斯坦动武,不要指望中国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