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触电离世,年仅44岁

2025-08-11 13:25  头条

这一家烧烤店的名字,这两天在网上被刷了很多次。

重庆很热,连新闻都是关于天气还有冰柜的。有人说烧烤店老板包公出事了,大家都在网上留言。他不是明星,也不是大老板。他有个店,经常发自己店里的照片,一些人说他很实在。他44岁,短头发,笑起来脸上全是褶子,看起来挺憨厚。

有人拍了他生前的视频。最常出现的镜头,是他自己往桌上码烤串。杯子在桌上,围裙看得很老旧。店里灯有点暗。他说过,想靠双手把日子过下去。吃饭时间,店里人总是满的。没人想到,他出事前还在招呼客人。

生意压力大,冰箱坏时没通知师傅。他说自己懂点修理,不用找别人,自己来。店里忙,不想停电,肉还没用完。他打开冰箱里面的电路板,用了螺丝刀。家里和亲戚都劝过他小心电,别自己弄。不过他没停手。有人靠近问他要不要帮忙,他摆手说不用。电流过来,眨眼功夫,人就倒下了。

他倒下后,店里的人慌了。120赶到的时候还能摸到脉搏,但很弱。人最后没有救回来。消息传出去,亲戚瘫在地上。老婆天天坐在床上不说话,眼睛肿得很严重。晚上有粉丝点着他的视频留言,很多留言都说心疼。

家里靠着烧烤店撑着。包公走了,店里停业。有人路过,门口挂着一条横幅,字是黑色的。邻居说前几年是他租下的这个位置。他每个月房租1万2千元,靠的是晚上生意。他生前吃饭就随便一碗面,几乎不休假。有人说他这样过日子是为了老婆孩子。不少网友提到,现在太多小生意人像他一样,不舍得花钱找人修理,想省点成本。

店铺实景里没有悬挂装饰。每天有4个冰箱,肉从晚上储到第二天。冰箱坏了就怕肉坏。生意旺季一天最多卖700串。包公有时夜里收摊,还要检查电闸。他修冰箱时没戴手套,也没断电,穿的还是短袖。有网友留言,冰箱电路伤人不是头一回,新闻里见过。

包公的照片也就是合照一张,老婆站他旁边,两个孩子手上拿着串。现在这家人没了顶梁柱。网友在评论里说烧烤生意其实很苦,不是吃喝玩乐。有人担心店不会再开。也有人留言说老板是照顾家里最操心的人,最后却倒在店里。

他老婆发的视频,最后一句话没人能答。有人劝她歇歇。有人问店还开不开。网友留言分两派,有的说家人先重要,有的说店不能丢。要是不开,家里日子更难。有粉丝说这家店就是包公的命。

每个电工都说220V电流能死人。包公不是唯一一个倒在电上面的,短短几年各地报道过同样的。有人在网上数这类意外新闻,数字不多也不少。大多发生在小买卖人和家庭修理时。

2024年6月,事发当天,重庆气温38度。烧烤店晚9点还没关门。有人说喝啤酒时还看到他在收桌子。50分钟后,门口聚起人群,警车拉起警戒线。商圈的几个邻居都停业半天。每到晚上,过路人看到黑色横幅站一会再走。有熟客说,店已经不是那个味了。

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一盘冷串和一杯矿泉水。底下没有配文字。很多熟客在底下点了点赞,也有人写了心疼。

包公有个手机号,和店是一起留的。意外发生后再没人接。评论里有自称同城老板的,说修电器万万别带电动手,否则容易出事。还有隔壁烤鱼摊老板,发了个视频说生意人都辛苦,谁都怕赔本。

现在家里最小的孩子刚8岁。孩子见到那么多人时只问了一句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其他大人谁都没回答。他们以前住租来的房子,在小区最靠南的位置。邻居提到包公生前笑得多,饭桌上也爱说话。

每天傍晚点火的时候,是包公最忙的时候。他总说要快点,不然就要错过人流。他买肉都是亲自挑。遇到肉不好的直接还回去。他不会算账,每次都是用手机算。而他那手机现在落在店边柜台。

老板去年还说想换一家冷藏设备,大棚式的能多存3天食材。一时没舍得钱。隔壁生鲜店老板说想帮忙凑了1000元,但他推了。

熟客发照片是大排档人最多的时候,一桌桌坐满。每桌上灯有一半坏掉。桌上的烤串摆得很整齐,酱料都是自己调的。现在只剩空桌和积灰的凳子。

当地民政部门有专人送来慰问物资。社区有人记录下他家最困那天,屋里没剩几样能吃的。孩子晚上吃的稀饭,米是邻居送的。有人留下微信号,说要帮忙。

有人说意外总是来得快,没有人能提前想好怎么应对。这件事新闻很快被其他消息淹没。

家里留下一堆未售的酱料和串签。老板的照片现在贴在店里的最显眼的地方。邻居和一些客人偶尔会过去看看。

家里的支出靠着那点存款维持到现在。时间到了,店就没再开过。

包公的烧烤摊变成一条静止的街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