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之争背后:罗永浩能揭开预制菜的秘密吗?(3)

2025-09-12 17:03  澎湃新闻

这意味着,消费者印象中的即食和即配类产品将不再属于预制菜范畴。

以西贝为例,贾国龙在此次采访中指出,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原料例如毛菜(带泥带土)预加工成净菜、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众对预制菜概念的普遍认知,与预制菜国家标准中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

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微博贴出两张网友提供的图片,其中显示为堂食袋装的焖饭牛肉包和椒麻鸡。不少网友评价,这不就是大众所认知的预制菜?也有网友称,西贝这是钻了国标预制菜定义的空子。

据记者梳理部分餐饮上市公司财报了解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连锁餐饮通常会建立包括中央厨房、仓库网络以及运输车队在内的供应链体系。自建供应链体系通常能让餐饮企业按照相对有利的价格采购物品,进一步控制成本。中央厨房和仓库网络能使企业通过储备的库存产品和集中采购流程,确保门店供应的稳定性,让每家门店均能够每日实现库存补货。

"依据现行标准,中央厨房配送的餐食并不归类为预制菜,这与大众普遍认知中 '带包装、经预加工的食品即预制菜'的概念存在明显差异,该标准界定与大众固有认知之间的偏差,可能难以被公众广泛接受。"CTR央视市场研究总经理虞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舆论的矛盾还是在于消费者对餐饮透明化诉求持续升温。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大家更接受现制的食品,而对于预加工或者工业化的产品有天然的抗拒,尽管在品质上并没有问题。而对于好吃难吃的评判,属于个人口味范畴,企业可以合理接受消费者的建议。对于价格问题,西贝也回应了定价合理,这是在强调自身的食材品质和所提供的价值。餐饮企业在定价时会综合考虑食材成本、运营成本、品牌价值等多重因素。

谈及西贝的价格策略,9月11日在采访中贾国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西贝走"优质平价",定价合理。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上半年原料采购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比最高,分别占三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的预制菜是否明示一事,前述《通知》中也作了回应,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贾国龙在采访中还指出,对于推广预制菜明示是个很好的举措,也是一个诚信的行为。但如果本身自己不是预制菜,没有必要明示强调自己非预制菜。

罗永浩与贾国龙这场预制菜口水仗中,吸引了不少"看客"。但事实上,消费者在意的,可能不是那些复杂定义。消费者评判一顿饭优劣的核心标准,可能是菜品入口的那一瞬间,是否好吃、新鲜度如何、是否无添加、价格是否能接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