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7日)立冬刚过,今早我骑电动车去买早餐,居然没戴加绒手套--要知道往年这时候,我早就把厚手套、护膝全裹上了!你说这天气邪不邪?昨天还淅淅沥沥下了一天小雨,今天雾蒙蒙的,地面潮乎乎的,气温反倒升了3度,最低6度最高18度,阴天还不冷,路边树叶上的露水亮得像小银珠子,可这哪是冬天该有的样儿?

就拿咱衡水来说,立冬了也没见着冷风刮脸,预计最低才6℃,降水还偏少,街上穿卫衣的和穿薄外套的擦肩而过,互相瞅一眼都觉得对方"穿错了"--感觉季节都给搞反了!但咱可别大意,别因为这"假冬天"脱早了秋裤,着了凉可亏大了!
老一辈传下来的农谚,说的就是节气和天气的关系,比如关于"农历九月二十"的三条,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

我奶奶上周还翻着老黄历念叨,今年农历九月二十那天是大晴天,按第一条农谚"九月二十晴一日,三九火烧天",意思就是那天要是一整天晴空万里,那三九天就暖和得像"火烧"似的,出门散步可能还得冒汗。前两年有一年九月二十是阴天,结果三九天冻得我家水管都结了薄冰,现在对比着,还真有点道理。
第二条是"九月二十北风起,三九多暴雪"--要是那天刮起了北风,三九天就暴雪多。记得2022年有一次九月二十刮了北风,结果三九真下了两场大雪,我家阳台的多肉都被冻蔫了,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第三条更有意思:"九月二十雨淋头,冷到腊月末"--要是那天下雨,那冬天就冷到腊月尾巴,连春节都凉飕飕的。去年我表姐在南方,九月二十那天淋了雨,结果春节回衡水过年,冻得直跺脚,说"这冷劲儿比往年长多了,秋裤穿到正月十五都没脱"。
总结下来就是:九月二十晴,冬天少雨雪;下雨就冷透;刮北风就雪多。说实在的,这些农谚都是老一辈人一辈子观察天气的经验,虽然现在天气预报用卫星、用数据,比农谚准多了,但有时候还真能戳中天气的小规律。

不过咱还是得盯着天气预报,毕竟现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季节错乱也不是新鲜事了。别因为一时暖和就把厚衣服收起来,万一哪天冷风突然杀过来,着了凉可划不来。
对了,你家那边立冬后天气反常吗?老一辈的农谚你觉得还准不?评论区唠唠呗,看看大家都有啥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