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养老保险。但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缴费上并不重视,想着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再进行一次性补缴,达到最低门槛之后再办理退休。但现如今一次性补缴越来越困难了。那么在这样的变化之下,社保断缴或者未缴满最低缴费门槛儿该如何处理呢?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从2025年开始,我国的延迟退休已经正式启幕。而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也会在2030年开始逐步提高到20年。由此可见,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以及规定是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而关于一次性补缴也是如此。
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两类保险在一次性补缴的规定上是不一样的。
咱们先来说一说职工养老保险的一次性补缴。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可以一次性补缴的只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企或者是事业单位的职工。第二类是1961~198二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三类则是男性满65岁,女性满60岁,且2011年之前就已经参保的退休人员。
而除了这三类人员之外,想要进行一次性补缴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你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断缴或者是没有缴纳,想要在退休年龄到达的时候一次性补缴来满足最低缴费的门槛,是难以实现的。毕竟能满足上述三类的人群,还是比较少的。
可以说,一次性补缴对于大多数的参保人来说已经成为过去式。这也提醒我们,如果想要在退休年龄正常办理退休,就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最低缴费年限,尤其是那些距离退休时间还比较长的参保人更是如此。毕竟随着时间的推进,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门槛也在提高,如果在退休的时候,发现自己没能满足当年的最低缴费门槛,就可能需要延迟退休了。
说完了职工养老保险,咱们来聊一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和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多数地区目前还是能够一次性补缴的。随着现如今政策的调整和变,有些地区也不允许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进行一次性补缴了。所以为了未雨绸缪,即便是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最好也不要断缴。否则一旦政策变化不再允许一次性补缴,那我们想要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就只能延迟退休。
不仅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允许进行一次性补缴补缴的也只能是我们个人缴纳的部分。事实上,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在参保的时候是能享受到政府补贴的。但如果是在退休之前进行一次性补缴,那么政府补贴就没办法享受了,这对于我们参保人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那么对于想要补缴的这部分参保人如何补缴呢??咱们来说一说。
首先就是要确认自己是否有补缴资格,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去查询。而确认好自己有补缴的条件之后就可以提交相应的补缴申请了。我们需要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交补缴申请,可能需要我们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社保缴纳记录,劳动关系证明等等的材料。如果不明确的也一定要咨询好当地的工作人员,不要白跑一趟。
而在我们交完材料,并且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审核无误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当地的缴费标准进行一次性补缴了。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地区的社保补缴方案,可能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如果想要办理,一定要到当地的地区去仔细咨询,记录好需要的材料以及流程。这样一来才能够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