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从7300元骤降至4300元,员工不服调岗被辞退,法院判了

2025-09-09 14:22  头条

好家伙,这简直是2024年度"卸磨杀驴"的教科书式案例。

一名经理,为公司拼到工伤十级残疾,等来的不是安抚和补偿,而是一纸降职通知书从月薪7300的经理,贬为月薪4300的服务员。你不接受?行,那就直接滚蛋。这套操作,但凡有点良心的老板都干不出来,可偏偏有人就这么干了,还把自己送上了法庭,最终赔了21万。

这哪是调岗,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事情得从李经理说起。

他本来在一家饭店当销售经理,干得不错。后来老板让他去自己儿子开的新公司,叫花某公司,当个前厅经理,月薪7300元。李经理兢兢业业,一切都挺好。

直到2022年11月,意外发生了。他在工作时受了伤,后来被鉴定为工伤十级。

按理说,员工为公司受了伤,公司得当个宝供着吧?至少也得把工伤待遇、后续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人安心养伤。

可花某公司的操作,直接刷新了所有打工人的认知底线。

就在李经理还在为工伤认定的事奔波时,公司一纸通知甩了过来:鉴于公司经营问题,现将你从前厅经理调为餐厅服务员,月薪从7300元降至4300元。

我反复看了三遍,简直不敢信。一个管理岗,直接撸成一线服务员,薪水拦腰砍掉近一半。这叫什么?这不叫调岗,这叫逼你自己滚蛋。

你想想,一个受了工伤、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的人,你让他去做体力消耗巨大的服务员?一个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你让他去端盘子?这背后的小算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嫌你受伤了,成了"累赘",想用最低的成本把你赶走。

他们赌的就是,你受不了这份屈辱,也扛不住这么低的工资,会自动辞职。这样一来,公司连赔偿金都不用给,简直完美。

李经理当然不干,明确拒绝。结果呢?四天后,公司直接以"拒绝降职降薪调岗"为由,把他给开了。

这操作,狠不狠?绝不绝?可惜,他们把法律当成了空气。

法律的三记重锤,把老板的"小聪明"砸得粉碎

这个案子从仲裁打到一审,再到二审,花某公司一路败诉,最终被法院判赔21.78万元。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每一步"骚操作",都被法律精准地踩在了红线上。

法院的判决,就像三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这种无良企业的脸上。

第一记耳光:社保不是你想补,想补就能免责。

庭审上,公司还挺委屈,说李经理受伤时虽然没交社保,但后来不是补上了吗?补上了就该让社保基金赔,凭什么让我公司掏钱?

听听,这逻辑多么"清奇"。

法院直接甩出《工伤保险条例》告诉他:做梦。法律规定得清清楚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所有费用由单位自己承担。你在员工受伤那个时间点没交,就是没交,事后补缴只是尽了你迟到的义务,但不能抹掉你当时违法的事实。

说白了,你开车没买保险,撞了人,难道可以事后去补个保险,然后让保险公司赔钱吗?一个道理。这笔钱,你自己掏,一分都别想赖。

第二记耳光:调岗不是"万能牌",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公司又辩解,说调岗是公司的经营自主权,李经理不服从管理,开了他合情合理。

这又是企业最常见的一个误区:以为自己是天,规章制度就是圣旨,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

法院再次教他做人:调岗可以,但必须具备"合理性"。你把一个经理降成服务员,薪水砍掉40%,这叫合理吗?这叫"惩罚性"和"侮辱性"调岗。这种调岗,本质上已经不是正常的工作安排,而是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当公司的安排本身就不合法、不合理时,员工当然有权拒绝。你不能用一个非法的指令,去要求员工必须服从。

第三记耳光:"不接受就滚蛋",这是流氓逻辑,不是法律。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公司认为,既然我下了调岗通知,你不接受,那你就是不服从安排,我开了你天经地义。

然而,法律的逻辑是环环相扣的。

既然第二步的"调岗降薪"被认定为违法,那么基于这个违法行为作出的第三步"解除劳动合同",自然也是违法的。这就好比地基是歪的,你盖出来的楼必然是危楼。

所以,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赔偿金。

这三记重锤下来,公司所有的小聪明、小算盘,全都被砸得稀碎。

别把员工当傻子,更别把法律当摆设

这个案子,表面看是一个员工维权成功的故事,但往深里看,它是一次对所有心存侥幸的企业的严正警告。

总有一些企业主,在经营中充满了傲慢,他们习惯性地将经营风险和成本,转嫁给最弱势的员工。生意好时,称兄道弟;生意不好,或者员工"没用"了(比如受伤、生病),就立马翻脸,想尽办法把人踢走。

他们用的手段,往往就是本案中的三板斧:社保上钻空子,岗位上做文章,解雇时下狠手。

他们赌的就是员工不懂法、怕麻烦、耗不起。他们以为,大多数人面对这种羞辱性的调岗,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就自认倒霉走人。

但他们忘了,这个时代变了。随着法律的普及和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像李经理一样,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法院的终审判决,维护的不仅仅是李经理一个人的21万,它维护的是所有劳动者的一个基本信念:

忠诚和付出,不应该被如此践踏。法律,是打工人面对资本傲慢时,最后的、也是最坚实的底牌。

所以,我要对那些还在动歪脑筋的企业说一句:收起你的那套"宫心计"吧,踏踏实实遵守法律,善待你的员工,这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唯一正道。

对所有打工人,我也想说:你的每一次妥协,都可能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当权利被侵犯时,保留好证据,勇敢说"不"。因为你的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国家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