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新领导人出访中东有何收获?解析(4)

2025-02-17 16:16  头条

直白地说,英法德和欧盟之所以那么"积极",地缘政治的因素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困扰欧洲国家的难民问题。二是通过叙利亚建立新的能源通道问题。

毫不讳言地说,欧洲是国际上最希望叙利亚稳定和经济好起来的其中一方。道理很简单,因为叙利亚稳定了、富裕了,在欧洲的那些难民就能够回到叙利亚了,欧洲国家自然也是了却了一桩"心头大事"。要知道,难民问题已经搅得欧洲"社会不稳",一些欧洲国家政府甚至因此陷入了执政危机。

同样毋庸讳言地是,这场俄乌战争让欧洲国家深切感受到了能源问题"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重要性。而如果沙拉领导的叙利亚逊尼派政府稳定了,就有可能在叙利亚新建立一条通往欧洲的能源管道,果真如此,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的石油就可以直接输往欧洲了。

直白地说,以沙特等海湾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如果从叙利亚管道输往欧洲的话,价格也不会比俄罗斯的贵多少。如此一来,欧洲国家可以说在欧洲地缘政治及经济利益上"一举两得"。而恰巧,沙特和海湾国家也是正有此意。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利好,过去的叙利亚为何不那样做呢?这就要从阿萨德政权谈起了。众所周知,巴沙尔·阿萨德是隶属于什叶派的阿拉维派,而什叶派的老大伊朗也是能源出口国,自然不愿意阿萨德政府替沙特"出力"。

其次,如果沙特的石油通过叙利亚输往欧洲了,等于是挤占了俄罗斯能源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俄罗斯自然也是不同意。看看巴沙尔找的这两位"老大",不仅相对较"穷",而且似乎还有点"自私自利",即便是在"担当"方面,似乎也"不咋地"。

比如,在叙利亚反政府联军与阿萨德政权决战的关键时刻,伊朗的圣城旅早已"不知去向",而俄罗斯的空天军也是象征性地轰炸几次便"草草收兵"了。莫斯科倒是还讲点义气,"收留"了巴沙尔,但是,由于已经成为"烫手山芋",如今则是"状况不明",估计现在的巴沙尔应该已是"追悔莫及"。这也从"反面"印证了"找老大就该找富的和有担当的"之"窍门"。

显而易见,叙利亚这位新领导人沙拉深谙"找后台老板"的诀窍,比如,既找了一个能够在安全和军事层面为自己"撑腰"且还很有"担当"的"老大"土耳其,同时也抱住了能够给叙利亚重建和发展"出钱"的沙特这个"富豪美大腿"。直白地说,叙利亚人民对自己的未来"可期待"。

毋庸讳言,在个人理念中,对舆论场上动辄就"吹捧"这个"八零后"厉害、那个"八零后"厉害的风气很"不以为然",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祖上传下来的"机会",他们厉害个"皮"呢?相反,像沙拉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位,并且能够为国家的未来着想而"放低身段"的"草根八零后",似乎才更值得本就是"草根"的人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