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忍耐5天后,对美打响“第二枪”,交易已全面冻结,中美相互征费(2)

2025-10-17 16:44  郑州广播电视报

再看美国,表面上没立刻表态,可国内行业早就乱了套。美国造船业协会直接警告白宫,说现在材料断供,已经影响到海军辅助船的建造了;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大零售商也急得跳脚,马上要到圣诞季,中国船少了,玩具、衣服这些进口商品肯定要涨价,成本压力最后都得落到他们头上。更惨的是美国小型航运公司,不少已经开始盘算调整航线,想避开中国港口,可这么一来,运营效率又得受影响,真是左右为难。谁让美国民用造船业早就不行了呢,造一艘船的成本是中国的3到5倍,工期还比中国长,现在再加一笔额外港口费,利润空间基本被挤没了。

反观中国,早就做好了准备。中远、招商局这些大航运公司,在美国宣布制裁的第二天就开始调整北美航线,把一部分运力转到了亚欧和东南亚市场,从欧洲拉货回来赚的钱,一点不比跑美国线少。国内的造船厂也没闲着,原本给美国客户预留的船坞和产能,很快就被巴西、印尼的订单填满了,根本不愁没活干。中方这次反制,其实是明明白白告诉美国:"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想拿产业当武器打压中国,中国就有能力让你付出代价。

现在国际航运市场也因为这事起了变化,新加坡、釜山这些亚洲港口突然热闹起来,不少中美航线的船只都跑去那儿中转,业务量一下涨了不少。中美航线的运费更是乱了套,有的航线价格飙升,有的又大幅下跌,保险公司也赶紧上调了中美航线的保费。倒是欧洲的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还有日本的三井、川崎这些企业捡了便宜,订单量涨了不少,股价也跟着往上走。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核心就是全球供应链话语权的争夺。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只能当"世界工厂"的国家了,现在在造船关键供应链、稀土资源这些领域都有话语权,抗风险能力比美国强得多。美国想靠盟友外包维系海军霸权,想靠制裁抢中国的市场,根本就是打错了算盘。中方一直说谈判的大门是敞开的,但前提是美国得停止"301调查"和单边霸凌行径。要是美国还不回头,那类似这样的精准反制,只会越来越多。毕竟合作才是正道,对抗到最后,只会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