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遇双春,5人不上坟”

2025-03-31 09:22  头条

《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如果把整个周天按天干地支来划分的话,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丁"的时候,就进入清明节气了。

清明时节天地间阳气上升,阴气消减,呈现清爽明丽的自然状态,为春耕生产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标志着农事活动的全面展开。

而"清明节",是源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也就是说,是先有的清明节气,之后才有的清明节。

从古时候开始,民间就有在清明节这天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习俗,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今年清明不一般,清明遇双春,5人不上坟

一、清明遇双春

这里说"双春"不是指要过两个春天,而是说在一个农历年里有两个立春节气。

一个农历年里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呢?

我们知道一个公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而农历平年(12个月)的长度是354天或355天,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有383天或384天。

这样一来,有闰月的农历年,一年的长度比公历平年多19天,就会包含25个节气,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立春",成为"双春年"。

就拿2025年来说,农历乙巳年有闰六月,全年长度有384天,对应公历日期为2025年1月29日至2026年2月16日。其中,2025年2月3日(乙巳年正月初六)有一个立春节气,2026年2月4日(乙巳年腊月十七)也有一个立春节气。因此,2025乙巳蛇年是"双春年"。

所以,今年的清明节是"清明遇双春"。

二、5人不上坟

1、上了年纪的人不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从时节上来看,清明时节降雨增多,加上坟地通常在村郊外的山上或者田间,道路坑坑洼洼,对于老人来说,不是很安全,容易出现磕着碰着的情况。

所以,家里有年龄大的老人还是劝着点,就不要去上坟扫墓了。并且,坟地那种氛围也容易让老人联想到自己,使其心情低落,影响健康。

2、孕妇不上坟

这点也是出于安全方面考虑的,比如,道路湿滑、路途远等对预示怀有身孕的人来说都是潜在危险。如果,一不小心滑倒了或者是碰到了,对胎儿和孕妇本身的健康都是有影响的。

所以,孕妇就不要去上坟了,在家安安全全的比什么都重要。

3、身体太弱的人不上坟

春天向来是多风的,并且,在民间还流传"百草回芽,旧病复发。"的民谚。所以,像那些身体太弱的人最好不要去上坟,怕风吹影响健康。

4、6岁以下儿童不上坟

6岁以下的儿童尚未发育完全,他们的认知还不够完善,没办法像成人一样,对于死亡和思念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一般来说6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建议去的,大多数家长也是不会带去的。

5、女婿不上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婿被视为"外人",虽然与妻子有着婚姻关系,但并不属于娘家的直系血亲,因此,女婿在清明节扫墓时,往往不被鼓励参与。

如果女婿频繁参与娘家的扫墓活动,可能会被视为对家族不忠的行为,甚至影响家庭关系,因此,为了避嫌,女婿通常不宜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