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澳大利亚稀土巨头莱纳斯(Lynas Rare Earths Ltd.)首席执行官拉卡兹(Amanda Lacaze)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制造焦虑,称全球稀土买家必须接受溢价,才能从中国以外的地区获得安全稳定的供应,"有相当一部分客户认为,如果他们手一合,眼一闭,开始祈祷,这一切就会消失,他们就能继续使用来自中国的更便宜的稀土。"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四大稀土生产国,莱纳斯公司等稀土企业都位于该国,这些企业倡导可持续的采矿和精炼。在西澳大利亚州的韦尔德山矿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近年来,澳大利亚将自己定位为关键矿产的领先替代供应国,力图打破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垄断。
报道指出,莱纳斯的发展离不开日本公司的"输血"。2010年中国打出停止对日本稀土出口稀土的"外交牌"后,日本寻求建立替代供应商,一些日本企业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助力,其中包括双日株式会社。
这家公司最近已开始从莱纳斯进口重稀土,这是首次从澳大利亚矿石中提取并在莱纳斯的马来西亚工厂分离、精炼后出口至日本的重稀土。但该公司拒绝透露进口数量或价格。
双日株式会社社长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市场结构",政府支持对于帮助生产商设定经济可行的价格将是必要的。
拉卡兹则声称,除对早期项目的直接投资外,一些拟议的政策举措可能会"稍微复杂一点",监管应该着眼于解决价格无法支持中国以外可行产业的问题。"我认为各国政府明白,如果企业长期无法盈利,向这个行业注入资金是没有用的。"

拉卡兹 彭博社
稀土金属及磁体是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战斗机等高精尖产品的核心材料。中国早就意识到其重要性,花费几十年在全球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建立起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
今年4月,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滥施畸高关税后,中方随即将稀土物项纳入出口管制范围。10月9日,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新规,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针对稀土问题,商务部此前指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