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也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代猛将,为何他在刘邦面前迅速兵败覆灭(2)

2025-07-08 16:51  搜狐

1. 你对项羽的忠诚是虚假的,实则希望借项羽之名做大;

2. 你不敢与项羽正面冲突,是因为你认为项羽强大,但他一旦胜利,必定不会饶恕你;

3. 项羽并非强者,他的败局已定,刘邦迟早会胜利;

4. 刘邦并不要求你与项羽死拼,只需要稍微牵制项羽几个月,你就能立下赫赫战功。

最终,英布被说服,选择背叛项羽,投向刘邦阵营。项羽为此愤怒异常,派项声和龙且率军攻打九江,最终英布被打得落荒而逃,甚至连家人也被项羽杀害。英布意识到,随何的建议虽然让他背叛了项羽,但并未能预见到"牵制"可能带来的后果。

当英布孤身一人投向刘邦时,刘邦并未给他过多的尊重,甚至一边洗脚一边与他交谈,表现出明显的轻蔑。这让英布非常羞愧,但当他看到刘邦为他准备的豪华帐篷和丰盛的饮食时,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不久,刘邦派遣刘贾协助英布重新夺回了九江,进一步巩固了两人之间的合作。

然而,当天下大势已经逐渐稳定,英布却再次选择反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薛公曾预测英布会走下策,并且当韩信和彭越等人先后被杀时,英布必定会感到威胁,选择背叛刘邦。夏侯婴看出了薛公的深谋远虑,便将其推荐给了刘邦。

薛公的三策分析,简洁明了,分别是:上策是与燕赵联合,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中策是与刘邦激烈争斗,胜负难定;而下策则是与刘邦妥协,稳定在淮南,保一片地土。薛公的判断非常精准,因为他明白英布的弱点--只想"圈地称王",缺乏更大的志向。英布没有勇气去实现真正的大计,只是想安稳度日,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英布的失败可以归结为他根本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他的战略只是消极防守,而不是积极进攻。此外,英布对于刘邦的威胁估计不足,完全没有预见到刘邦会亲自出征。当刘邦亲自到场时,他的军队瞬间崩溃,因为他们知道,英布并没有大志,只有自己的"家园"。因此,英布最终落得个惨败的结局,而吴回的选择则显现出他对历史趋势的准确把握,他选择"屈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反而让英布为自己的固守小利付出了惨痛代价。

从英布的经历可以看出,一旦缺乏大志和远见,只求小小安稳的人,最终必定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