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也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代猛将,为何他在刘邦面前迅速兵败覆灭

2025-07-08 16:51  搜狐

英布也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代猛将,为何他在刘邦面前迅速兵败覆灭

在刘邦征讨英布之前,夏侯婴的门客薛公曾给出了一个非常精准的预测。他说,英布有三种选择,分别是上策、中策和下策。上策是通过分治天下来与刘邦对抗,中策则是胜负难料,至于下策,则是大汉无忧,英布选择下策将导致他迅速走向灭亡。而事实证明,英布最终选择了下策,走上了快速衰败的道路。

薛公虽然能够准确预见英布的结局,但他自己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名声,甚至连他的名字也没有在历史长河中得到记载。作为历史的边缘人物,薛公究竟凭什么能够如此准确地判断英布的未来呢?这并不是薛公拥有什么超自然的预知能力,而是他对英布的性格和决策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抓住英布的弱点。

根据司马迁的推测,英布可能是古英国的后裔,属于士族阶层的没落分子。英布的早年生活并不平凡,他因为犯罪被黥面,成为秦朝的刑徒,并被派去修筑骊山陵。这一经历表明,英布是一个充满不安分和反叛精神的人,他的早期人生经历与刘邦、张耳和陈馀等人颇为相似,都是那个动荡时期的边缘人物。

"黥面"是一种羞辱性的标记,但英布对此反而表现出异常的乐观,他甚至认为,这种遭遇预示着他将来能成大事:"算命的说我被黥面之后会成为王,看来这话果然没错。"他把这种刑罚看作是自己走向王者之路的"开端"。这一事件也揭示了英布那种急功近利、渴望改变命运的强烈野心。果不其然,英布很快带领一群刑徒逃跑,他们逃至长江沿岸,开始过上打家劫舍的盗贼生活。

在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英布因受到番县县令吴芮的赏识,被提拔并娶了吴芮的女儿。随即,他参与了"番县举事",加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之后,英布奉吴芮之命率军北上,并与项梁的武装力量汇合。项梁去世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下将军,带领大军增援赵国。英布也随军出征,未及赵国便遇上项羽夺权,成为项羽麾下的部将,参与了邯郸之战以及后续的关中战役。

随着秦朝灭亡,项羽开始分封各地诸侯,英布被封为"九江王"。这个封号令很多人疑惑,像范增和龙且这样的大将都未被封侯,英布凭什么获得一块封地呢?事实上,项羽封的诸侯分为三类:一类是降将,如章邯;一类是六国贵族后裔;还有一类就是刘邦、英布这类"合伙人"。英布并非项羽的员工,而是与他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

因此,当项羽因战事压力向英布发出征调令时,英布通过"身体不适"推辞,只派出四千人应付。项羽心中愤怒,认为作为封王应该效忠于自己,但无奈之下他只能忍气吞声,因为英布的军事能力远超其他诸侯,实在无法得罪。

刘邦在被项羽打得节节败退时,一度怒骂身边的将领,称他们"根本不足以谋天下"。这时,书生随何冒出,质疑刘邦的言辞,要求他不再侮辱将士。随何随即向刘邦提出挑战:如果能够说服英布背叛项羽,刘邦必定会心服口服。于是,随何用巧妙的言辞让英布产生了动摇,并最终使他决定倒戈。随何说服英布的核心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