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这周刚开场,朱一龙就把"人生大事"变成了"圈内大事"。
你说这年头,谁还记得自己上次被金鸡奖刷屏是什么时候?
但朱一龙一出手,直接官宣最佳男主角提名,网友立马炸成了麻辣烫--热搜那头"武汉籍演员朱一龙金鸡提名"的话题直接冲到前排,评论区都在刷:"这就是实力和命的双重buff吧!"有网友还开玩笑说,金鸡奖的门槛是不是被朱一龙"用演技踹开了"。
这波喜讯真不是小水花,毕竟提名的是《志愿军:存亡之战》里的李想,硬核国片、顶流演员、再遇金鸡,情怀和流量双收,谁不服都得捏着鼻子认。
放到今年这么多流量艺人靠营销刷存在感的环境里,朱一龙这些年都靠作品说话,粉圈调侃:"他出圈靠的不是八卦,是每一场哭戏和硬桥段。"去年《消失的她》票房大爆,朱一龙被各种采访问到"你到底怎么想角色",他还吐槽说:"我就是认真拍戏,没时间玩什么大瓜。"现在好了,作品直接把他送上金鸡,又是一次"用实力拆台舆论"的名场面。
作为武汉老乡,朱一龙这几年简直是"低调暴击型选手"。
不炒恋爱,不玩CP,不跟流量抢头条,结果却一波又一波杀进主流奖项。
之前《人生大事》捧回金鸡、百花双料最佳男主时,网友就说他是"稳赢型卷王",连做路人都不敢放松警惕。
现在又凭《志愿军:存亡之战》冲进金鸡奖,粉丝直接上演"武汉街头小吃摊庆功",吃瓜群众则在评论区秒变历史老师:"今年金鸡评委组是不是被朱一龙的哭戏和台词拿捏得死死的?"
说实话,今年金鸡奖竞争激烈,提名名单一出,卷起来的不只是朱一龙一家。
跟他同场竞技的都是演技派,像去年靠《封神》爆火的费翔、还有老戏骨黄渤,都在榜单上刷着存在感,网友一边喊"神仙打架",一边默默押注朱一龙能不能再收割一座金鸡。
圈内人已经开始预测:"如果朱一龙这次再次夺冠,他就彻底站稳了内娱实力派第一梯队,甩开流量偶像的队伍一大截。"而且据说金鸡奖评委已经被他的铁原阻击战那场戏感动到集体改剧本:"这才是中国电影的新范式。"
圈层里还有一波人回忆朱一龙一路"杀奖"的段子。
从《穿过寒冬拥抱你》到《河边的错误》,每次朱一龙获奖,都有粉丝把他老家武汉的热干面当吉祥物,调侃"金鸡奖应该在武汉发奖,让朱一龙边吃边领奖"。
微博下面有人带头刷:"朱一龙拿奖不是新闻,他不拿才是瓜。"当然也有冷静派说,内娱奖项水太深,靠一两部扎实作品还不够,得看后续能不能扛住舆论的长尾杀伤力。
不得不说,这一波金鸡奖提名,也算是娱乐圈给朱一龙"盖章续命"。
毕竟今年好几个顶流都在塌房边缘试探,动不动就被扒旧事或私生活,朱一龙却能靠角色和演技"续签主流话语权"。
网友甚至拿他和"翻车王"对比,说那些靠营销的热搜选手看了都得自闭:你说流量能冲几天,演技能稳几年,真正能留下来的,都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
回头看朱一龙的成长史,圈内人都知道他不是那种"流量一夜爆"的幸运型选手。
早年默默无闻,"小透明"做了不少年,硬生生靠作品和角色积累人气。
有人拿他和"百花奖双料男主"那波对比,网友总结:"朱一龙是把小角色演成大事件,把低调变成高光。"这次金鸡奖再度提名,等于又给他盖了一层"中国电影优等生"的官方认证。
业内不少娱记都在朋友圈感叹:"朱一龙这种人设才是真正抗打,经得起长线考验。"
当然,这种"稳中带狠"的晋级道路,不是所有艺人都能复制。
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蹲直播,等着金鸡奖颁奖当天的朱一龙表情包。
还有粉丝在贴吧里反复发问:"如果朱一龙拿到金鸡奖,会不会直接解锁国民男神称号?"也有路人冷静分析:"这年头奖项越来越多,真正能让圈层和主流都买账的,还得靠作品。"但无论如何,这场由朱一龙掀起的奖项风暴,已经在娱乐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给大家留个梗,等着7月金鸡奖颁奖夜,看看朱一龙是继续做"奖项收割机",还是再造一次圈内名场面。
毕竟娱乐圈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靠实力杀出的主角--这波朱一龙,确实又打了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