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理想纯电车型的对手,除了问界新车M8、小米SUV YU7、特斯拉新款Model Y等劲敌,还有自己。其增程车与纯电车两大系列车型可能存在的竞争,是理想汽车的一大挑战。
2024年初,理想销售与服务副总裁邹良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东西南北差异大,这决定了增程车型和纯电车型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而销售作战区域化,也许是消解难题的重要策略。
"手机的区域属性不明显,北方人和南方人用的手机一样。但车不行,区域特色很明显。"有行业人士向36氪表示,例如,北方地区用户更青睐插混/增程车型,南方地区用户的电车接受度更友好。
其实类似的针对性调整策略,其实曾见于理想首款纯电车MGEA。MEGA上市失利后,理想在一些纯电渗透率较低的城市将MEGA展车撤出,针对性地将其挪到了一二线城市。"毕竟60万能在一些4-5线城市买一套房了。"
如今,理想的增程与纯电平衡术,要从一款车扩大到两个车型系列阵营。
事实上,理想的销售团队策略一直与公司战略密切起伏。
2023年,理想卖出近38万辆,与同期的新造车公司拉开不少差距。为此,理想定下了2024年卖车80万、门店800家的目标。
于是2023年邹良军加入理想后,组建了零售GTM(Go To Market,负责产品进入市场)团队;同时零售团队分为26个省区,从过往中央直管变成了省级团队直管,管辖权利下放。
但在2024年初MEGA首战失利后,理想将年销量目标从80万下调至50万,销售门店建设放缓,销售团队也一步步调整。2024年中,理想还将零售和交付总部的职能进行合并,整合销售资源。
此次,销售团队以五大战区形式调整,既保留了大区管辖权,也能拥有区域内的销售策略灵活度。
去年,理想全力销量冲刺下,增程车销量接近50万辆。但在华为系、小米等对手的凌厉进攻背景下,理想汽车今年可打的牌面的确不算多。
理想今年的销量大盘依旧是增程车。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其四款增程车将在今年5月迎来智驾焕新版。
此前,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智驾焕新版将聚焦于智驾硬件的升级。
如智驾AD Max版将会从英伟达双Orin-X芯片升级到单Thor-U芯片,以支持后续的VLA大模型;智驾AD Pro将从地平线J5芯片升级到J6M芯片,同时将会增加激光雷达,主动安全能力向AD Max看齐。
而四款车的电池、电驱动、外观和内饰造型方面将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
为冲击销量,理想还在补能、销售门店、出海方面多线调整。例如,今年底将超充站数量增加至4000座;销售门店方面增加对四线、五线城市的覆盖;出海方面持续在中亚、亚太、拉美、中东、欧洲等市场加大投入。
2025年,进入防守期的理想汽车,需要更强的产品智慧、组织韧性来通过这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