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也是辞旧迎新的大日子!除夕的到来,意味着旧的一年完美划上句号,新一年开启。可以说除夕是团圆、是回忆、是温暖、是祝福,是欢乐喜庆的高跷,也是人们来年阖家幸福的期盼。
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夕这天的讲究可不少,提前了解传统习俗很有必要。今年1月28日除夕,牢记"一不出,二不晒,三不吃,四不灭",分别指啥?遵循传统,吉祥幸福,开开心心过大年!
一不出:晚上不要出门。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同时也是团圆的日子,按照老传统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早早赶回家过一个团圆年。因为家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团圆饭不仅仅是一顿饭菜,它是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体现,全家老少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不仅是彼此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安慰与满足。
所以这么重要的日子,切记不要外出,有些年轻人对于团圆饭并不重视,除夕夜被三五好友一叫就出门而去,这对于家里的其他人是一种感情的伤害。所以除夕夜无论在忙,还是和家人一起辞旧迎新吧,讨个好彩头。
二不晒:不晒衣服。
适逢除夕,距离新年仅有一步之遥,那么这天其实相当于年末收尾的阶段,这一天有要完成的重要习俗,张贴对联福字,挂灯笼,制作美食,礼敬先祖等。而洒扫洗涤则是在此之前要完成的。同时在除夕的诸多讲究中,有不倒脏水的说法,人们希望以此来避免流财,而如果此时洗衣服,势必会产生大量的脏水,若是任意倾倒,也就会犯了忌讳。
此外除夕当日要举行祭祖的仪式,并且在有些地区也是迎接灶神的日子,那么这样隆重的时刻,一定要让家中保持干净整洁,若是随处晾晒衣服,床单等,也就意味着家中的隐私暴露,是对先祖以及灶神的不敬。所以这一天即使有脏衣服换下来,那么也要收好,待年后再进行清洗。
三不吃:不吃稀饭、不吃苦味食物、不吃供品。
第一不吃稀饭。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富足与团圆,而稀饭则显得寒碜,不符合节日气氛。
第二不吃苦味食物。苦味在传统文化中常与不幸相联系,除夕夜应避免食用,如苦瓜、苦菊等,大年三十是岁末的最后一天,这天还在吃苦寓意不好,新的一年要有新气象,不吃苦为生活讨个好彩头。
第三不吃供品。供品是用来敬奉祖先和天地神灵的,除夕之夜,家中的供桌上会摆放各种供品,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按照传统,这些供品在祭祀结束前是不能食用的,以免对天地、先祖,家里有小孩子的一定要告知这些知识。
四不灭:
家里的灯不灭
在除夕夜,讲究家里的灯不灭,室内保持着灯火通明,室外点上灯笼,这也是一种祈盼家里能够繁荣和幸福的方式。其实这也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习俗,据说保持一夜的灯火通明,是"照虚耗",照过之后的家里,一年的日子都会过得红红火火,同时灯光也象征着希望、团圆和幸福。
此外,还有一个除夕灯不灭的传说。据说在古代的时候,一到了年底就有年兽出来害人,而年兽最害怕光和红色,还有响声。于是自此就有了除夕要放鞭炮、贴年红、晚上灯火通明的习俗。
家里的香火不灭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香火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敬仰,香火不灭是对祖先的怀念,也是家族后代繁荣昌盛的象征,同时也是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家人平安幸福。在除夕祭祖的时候,在香烛不能燃烧一晚情况下,聪明的人们会采用插电或者充电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