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在上述背景下,美联储应如何应对?
伊甘:与其他一些央行一样,美联储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节点。重要的是,央行需要确保对货币政策立场的微调和校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那些预计增长放缓,且通胀压力增加或保持高位的经济体而言,需要保持货币政策不变或进一步收紧政策。
第一财经:在新冠疫情后的通胀周期中,美联储曾被指责"落后于曲线"。这一次,在落后于曲线或快速应对之间,美联储应如何抉择?
伊甘:美联储一直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他们已经从上一轮通胀飙升的过程中汲取了教训。对美联储而言,其政策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未来也将力求实现上述双重使命的平衡,并因应作出利率决策。
第一财经:在汇率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新兴市场需如何应对?
伊甘:对于对外部资本流动敞口较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保持高度警觉是基本前提。这不仅包括应对外部冲击,也需要识别本国的内在脆弱性。
IMF在"综合政策框架"中阐述了如何使用各种政策措施来应对上述波动并保护经济。这包括了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确保金融体系的完好无损。
各国基于自身国情,可使用一些外汇干预措施。在外汇市场深厚且具有较高流动性良好的国家,弹性汇率应成为第一道防线。在外汇流动性薄弱、且外汇债务占比较高的经济体中,可能需要采取临时干预措施。
但最终,无论是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还是外汇干预,都不能取代稳健的宏观政策基础。
第一财经:去年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化进入了高位平台期(globalization plateauing)。基于当前的贸易局势,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体系迈入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伊甘:正如《世界经济展望》开篇所阐述的那样,一些国家正在重新调整其政策优先级,由此带来巨大改变。当前的关税税率之高是几十年来未见的。若维持下去,这将在短期和中期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短期而言,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将带来成本增加,因为企业需要因应作出决策调整。
长远来看,贸易关系的减弱将带来进一步的额外成本。贸易帮助了技术和科技的传播和转移,促进了创新性方法,更具竞争力和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因此,(提高关税)将从长期增加全球经济的成本。
贸易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好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贸易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这个目的是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增长。
第一财经:若上述贸易局势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全球经济增速能否迅速反弹?
伊甘:这将取决于诸多关键变量,包括关税的确切水平及其维持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报告中强调,若当前的紧张局势能够推动下一代双边、多边贸易协定和区域安排等的产生,继续提供和提升稳定的贸易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有望获得立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