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赔吗?"内蒙古,一男子操办母亲丧事,妻舅不请自来,还在丧宴上喝得酩酊大醉,男子好心让他在家里休息,不料,对方突发疾病身亡,男子随即被家属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了!
内蒙古一户普通人家刚刚送走了老母亲,儿子于先生正忙着料理后事。按照当地习俗,他通知了所有近亲参加葬礼,却没想到妻子的舅舅乔某会不请自来。
丧宴当天,乔某独自一人前来吊唁。席间没有人劝酒,他却自顾自地喝了很多白酒,最后醉得不省人事。于先生夫妇见状,赶紧把他安排到卧室休息,妻子还特意给乔某的家人发了消息说明情况。
谁知道当晚乔某突然开始呕吐,呼吸也变得困难。于先生夫妇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可惜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心源性猝死,与他长期的心脏病史和当晚的过量饮酒都有关系。
事情到这里本该结束,可乔某的家属却将于先生夫妇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作为主办方,于先生夫妇没有尽到照顾客人的义务,应该为乔某的死亡承担责任,要求赔偿32万余元。
这32万元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在乔某家属看来,既然在你家喝酒出了事,你就得负责到底。
但于先生夫妇觉得很委屈,他们强调三点,乔某是自己主动来的,现场没人劝酒,发现情况后也第一时间救治了。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乔某家属坚持认为主家有安全保障义务,而于先生夫妇则反驳说,乔某作为成年人,明知自己有心脏病还大量饮酒,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法院经过仔细审理后发现,整个事件中确实没有人劝乔某喝酒。监控和证人证言都显示,乔某是主动且大量饮酒的,于先生夫妇在发现异常后立即采取了救助措施,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乔某的死因主要是心源性猝死,虽然饮酒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但根本原因还是他自身的心脏疾病。法院认为,家属无法证明饮酒与死亡之间存在直接的法律因果关系。
最终法院驳回了乔某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书明确指出,丧宴中的饮酒行为完全出于乔某个人意愿,主办方既没有劝酒,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施救,不存在过错。
这个判决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都说,如果这种情况都要赔钱,以后谁还敢办红白喜事?确实,人情往来本是中国人的传统,如果因为意外就要承担巨额赔偿,那岂不是让人心寒。
值得一提的是,于先生夫妇在整个过程中垫付了5000元的医疗费用,至今也没有向乔某家属追讨。
从情理上讲,他们已经做得够多了。一个人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还要面对这样的官司,确实让人同情。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该以理解和宽容为主。一场丧事本来是表达哀思的场合,却因为意外演变成法庭争斗,实在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