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育儿补贴遇“涨价潮”:别让政策善意被辜负!(3)

2025-08-26 11:46  大河报

行业对母婴用品涨价持谨慎态度。一位扎根行业多年的资深观察人士认为,目前部分品牌价格出现波动,未必与育儿补贴直接相关。他表示,当下母婴行业各品类竞争激烈,厂家若借育儿补贴发放契机去涨价,很可能得不偿失。

但该观察人士同时提醒,若价格体系持续不稳,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可能会打着低价旗号卷土重来,危害婴幼儿健康。"主管部门若不提前介入调控,待到补贴发放时,不仅产品会涨价,还可能滋生更多市场乱象。必须拿出措施确保补贴真正惠及家庭,而不是给少数厂商'做嫁衣'。"

强化监管 守好"补贴钱袋子"

针对网传母婴产品涨价等情况,记者咨询了湖北某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未接到相关投诉或举报。

"奶粉、纸尿裤等母婴产品的价格涨跌往往是市场自发行为,很难说其与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该工作人员说,与此前"两新"政策有明确的补贴资金核销制度不同,国家育儿补贴是直接以现金形式进入申领者个人账户,个人再用这笔钱去消费。而育儿补贴是否引发了商家涨价,实际取证和认定都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该工作人员强调,根据价格法等相关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手段,如虚构原价、虚假打折等,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市监部门有权对这类价格欺诈行为进行监管。建议消费者留意价格异动,保留好购物凭证,便于维权使用。

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泽超表示,判定母婴产品是否涨价,关键要看消费者购买记录,即购买同款、同数量的产品有没有增加开支,以此进行客观评判,不宜轻信商家"调整促销策略""市场过剩不会涨价"等单方面说辞。

李泽超建议,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婴幼儿产品价格专项监测机制,重点跟踪奶粉、纸尿裤等必需品价格走势。对借政策之机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行为,应依法从严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此外,对承诺补贴期间不涨价、甚至推出优惠活动的企业,政府可考虑给予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激励。

面向母婴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李泽超呼吁,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承担社会责任,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避免随意涨价。相关企业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来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