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归功于一个人,49岁的林江。3月31日,他第一次在成都街头和"甲亢哥"相遇。操着一口现学现卖的蹩脚英语,林江在拥挤的人潮中奋力"突围":一边递鹅,一边扯着嗓子向"甲亢哥"大声介绍"Rongchang braised goose(荣昌卤鹅)","实际上的人比拍摄出来的多很多,从高楼俯拍的视角,我只是一个红点。'甲亢哥'身边围了十几个保镖,但我必须挤进去。"
说"必须",是因为"投喂"的目的有迹可循。在没有遇上"甲亢哥"之前,林江并非直播界完全的"无名小卒"。投身自媒体两年,他带货,是助农主播,帮农民卖品相不好的甘蔗,收1块5,卖1块5,算赔本赚吆喝。他的想法很简单:"先不赚钱,卖点实打实的好东西。以后可以量产了,再赚钱不迟。"彼时,他的抖音ID叫"荣昌江哥",粉丝过万人。
一个粉丝破3000万的超级大网红即将抵达中国。这一消息,让林江敏锐意识到,这是机遇。"我需要流量。"林江不否认,作为2024年拿到头衔的荣昌美食推荐官,他说,这样的流量,家乡与家乡美食特产也需要。出发前,林江的房贷逾期,经济状况不佳,他靠借钱自费踏上了这趟"冒险之旅"。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能用最快的速度被观众记住,真诚才是必杀技。从成都到长沙五城辗转,那身标志性的花棉袄刷足了存在感。一路投喂的,除了卤鹅、烤乳猪、铜鼓花椒鸡等荣昌特产美食,其背后传递出的那份执著纯粹、真诚热情,也博得了"甲亢哥"的认可和网友一百八十度的评价大转弯。
"卤鹅哥"五城投喂"甲亢哥"。视频截图
"早先被骂惨了,被骂蹭流量,蹭得还不专业。连他肠胃不适,也有人骂我,说'都是吃你的鹅肉吃的'。"林江哪怕对恶评早有预估,如今说来他仍苦笑,"就开导自己啊,就听着呗,黑粉也算粉。"
儿子的直播,母亲许传金却有点看不下去。"每天会掐点看,但最多看15分钟。"为什么?因为都是骂他的,说他厚脸皮。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开始并不明白:娃儿掏钱请别个吃东西,还是香喷喷、美滋滋的鹅儿肉,怎么就叫不要脸了呢?
不为自己红,只为家乡火
其实从一开始,林江就意识到了这或许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是蹭了'甲亢哥'的流量,但也是为了家乡。"奔波五城中,去往香港前,林江有过短暂的迷茫。
他跟多年好友张俊袒露心声:"重庆这站,有食物遭拒绝了,香港还去吗?"在39岁的张俊心中,江哥是个很能吃苦,非常可交的行动派。"当年北碚山火差摩托车,我问他要不要来当志愿者,当天晚上问的,当天凌晨他就赶到了。"张俊琢磨着措辞:"你都到这一步了……"话音未落,林江就站了起来,"去!"凌晨1点结束工作,2点睡觉,3点起床,5点,他搭上飞往香港的航班。
如何将"蹭热度"上升为一门真诚的学问?朋友们交口称赞的江哥其实不曾刻意,但又藏在了与人交往的细枝末节里。直白得就像采访开始前,我们问他,直播有没有什么需要避讳、不能谈论的话题,他挑眉摇头,大嗓门地说没有,然后有问必答,"这样才算真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