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谓的高科技装备,也未必真能上战场。
比如美国引以为傲的海马斯火箭弹,乌军根本接不进自己的指挥系统,结果只能放仓库吃灰。
一边是前线急需火力,一边是亲爹送来的东西用不了,乌克兰这"夹心饼干"吃得憋屈又无奈。
而援助缩水的背后,是西方自身的"经济盘算"。
根据《政治报》披露,美国承诺的军援中,真正直接流入乌克兰的只占17%。
其余的,全花在了美军自己的装备采购上。
换句话说,乌克兰成了美国军工复苏的"橱窗模特"。
在这种"纸上援助"的现实中,泽连斯基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既然靠人不如靠己,那就自己找出路。
前线要武器,工厂要吃饭,卖出去换钱,也算是"死马当活马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