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和陈芋汐再夺金牌!她们的“水花消失术”是怎么做到的?

2024-08-02 10:22  头条

这一波"神同步"绝了,跳水界的双子星闪耀巴黎,全红婵/陈芋汐断层夺冠,拿下女双十米金牌,实现了该项目的七连冠,跳水历史累计拿下50金,小小巴黎直接拿捏!

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水上中心,跳水项目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全红婵/陈芋汐,水花消失术再现江湖,在搭配完美的契合和同步,空中姿态亮眼,第二跳完美复制粘贴水花消失,第三跳解说都不可思议了:复制粘贴,动作太完美!简直是教科书式完整再现,网友都忍不住直说:好厉害!三跳完后直接落了第二名30多分,以总分359.1分没有任何悬念的成功为中国队拿下奥运会第七金!

那么问题来了,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是用了什么特殊道具?还是练就了什么神功?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得明白,这"水花消失术"可不是什么魔术,而是实打实的科学和技术。全红婵和陈芋汐能把水花压得这么小,靠的是身体形态、入水速度和角度、迎水面积及入水后动作的完美结合。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一把精准的"人形利刃",精准地切入水中。

最关键的是她们的手型。你可别以为双手合拢、指尖向下就能减小水花。恰恰相反,全红婵和陈芋汐用的是两手相握,掌心平行水面的姿势。这乍一听有点反直觉,但实际上,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控制水花。

为啥呢?这里头可有门道了。想象一下,如果双手合拢入水,就像一个楔子插进水里,水会顺着手臂往上飞溅。但如果用掌心平行水面的方式,就像一个平板拍在水面上,水会被均匀地向四周推开,不容易形成大水花。

但这还不够,关键在于入水的那一刹那。全红婵和陈芋汐在空中高速翻转,触水的瞬间还要来个"神龙摆尾"。啥意思?就是根据自己的翻转方向,巧妙地转动手腕,保证掌心始终正对入水的方向。这一下可不简单,就跟给水来了个"太极推手",把水给"揉"没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这需要运动员对自己的身体有极其精准的控制。而且,随着身体发育,这个技巧还得不断调整。就拿全红婵来说,她正处在发育期,身体状态变化大,每次比赛前都得重新调整。这哪是在跳水啊,简直是在玩命!

你们可能会问,这么复杂的技术是怎么发明出来的?说来话长。这可不是哪个天才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几代人摸爬滚打、反复试验的结果。从1975年我国引进"压水花"技术开始,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才有了今天这套"水花消失术"。

有意思的是,这个技术的突破还有点儿意外因素。据说有运动员不小心脚尖没绷好,用勾脚动作入水,结果发现水花反而变小了。这不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从这个意外发现开始,大家就开始琢磨这个技术,最后发展成了现在这样。

说实在的,看到全红婵和陈芋汐的表现,我是真心佩服。这哪是在跳水啊,简直是在玩杂技!而且,她们的每一次完美表现背后,都是无数次枯燥的训练和反复的磨练。想想看,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每天爬上10米高台,一遍又一遍地跳下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水花消失术"确实厉害,但咱们也不能只顾着追求小水花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毕竟,跳水比赛不是比谁水花小,而是要看整体的完成度。所以,我觉得关键还是要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水花。

最后,我想说的是,全红婵和陈芋汐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们个人的功劳,更是整个中国跳水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教练到科研人员,从体能训练到心理辅导,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作后盾,我们的运动员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屡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