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宫官员保罗·克雷格·罗伯茨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空袭表明,俄罗斯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这个国家。"短时间"是多短呢?罗伯茨指出,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俄罗斯可以在一天内摧毁乌克兰。
至于为什么不这么做,罗伯茨认为,是由于两国在历史上的共同之处,所以莫斯科对乌克兰表现出了克制,"曾有几个世纪,乌克兰和它的人民一直都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有许多跨国婚姻。俄方不希望在其边界附近出现一个贫穷国家的废墟。"
罗伯茨补充称,西方的舆论制造一幅俄罗斯"失败"的画面,导致许多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居民对局势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前白宫官员保罗·克雷格·罗伯茨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确实一直表现得很克制,包括对亚速分子,也没有赶尽杀绝,在马里乌波尔围攻亚速钢铁厂的时候,还是接受了投降,并非直接全部灭口。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一直打得比较艰难,先后也经历数次失败,比如说从基辅周边撤军,从哈尔科夫撤军,从赫尔松撤军,这些撤军行动表明,俄罗斯没能实现计划好的战争意图,不得不作出调整。
那么为什么美国前官员要说俄罗斯能够在一天内摧毁乌克兰呢?这里的"一天"说的应该是第一天,如果在第一天就按照现在的方式对乌克兰发起进攻,局势势必会完全不同。
俄罗斯最初只是打击了乌克兰军事设施,并没有对所有有军事潜力的基础设施采取措施。如果一开始没有手下留情,直接趁着乌克兰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发起大规模空袭,起手就能对乌克兰造成重创,进而摧毁乌方的心理防线,战争很可能早就结束了。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开战之初曾在白俄罗斯会谈
为什么乌方一开始会接受跟俄罗斯和谈,并且基辅当局还曾经多次暗示过领土问题也能谈?就是因为乌方不认为自己能够打得过俄罗斯,所以没多久就坐上了谈判桌。
但是由于美国一直在阻挠谈判进程,最终导致俄乌谈了几轮没谈成,在接近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谈判后,俄罗斯从基辅周边撤军,换来的却是乌克兰的变本加厉,宣传俄罗斯"失败"了。接着又开始炒作所谓的"大反攻"。
而在随后的反攻当中,乌克兰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度让俄军丢盔卸甲。再往后,俄军又在赫尔松地区从第聂伯河右岸撤到了左岸。从这一系列情况来看,俄罗斯并没有展示出一天就能摧毁乌克兰的实力。
俄罗斯空袭乌克兰
不过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俄罗斯肯定对乌克兰的实力有所低估,认为只要摧毁大部分军事设施,就十拿九稳了,以至于一上来就突袭乌克兰的首都,但乌克兰展现出了顽强的一面,抵挡住了最初这一波攻势。如果俄罗斯在特殊行动一开始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对乌克兰实施空袭,情况将会大不相同。
其次,俄罗斯低估了美国的决心,当乌克兰接受谈判的时候,俄罗斯应该认为基辅当局已经扛不住了,其内心的恐惧足以让他们摆脱美国的控制,选择向俄罗斯妥协。然而,美国这次非常坚决,硬是搅黄了俄乌谈判。如果没有美国,恐怕战争也早结束了。
归根结底,俄罗斯轻敌了,按照当年俄格战争的打法去跟乌克兰打。当年北约直接放弃了格鲁吉亚,而这一次,北约虽然没有出兵,但是除了出兵之外的军事手段,几乎都用上了。
因此,罗伯茨说的俄罗斯一天就能够摧毁乌克兰,是在特定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