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秋,凉嗖嗖;闭眼秋,热死牛”

2024-07-17 17:53  头条

立秋到了,你知道立秋之后的天气变化会有哪些?北方地区已经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凉爽,而南方地区还需等待一段时间。立秋的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也预示着天气将开始变凉。

夏去秋来,立秋到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立秋节气标志着农历的秋季正式到来,按照东方大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习惯,立秋表示农作物开始茂盛生长,农民们也即将迎来丰收的季节。

可是真正的秋凉,要到处暑之后、白露节气才会到来,而立秋时节的天气变化,可能因地区而异。

今年三伏天有40天,从7月15日到8月23日,其中立秋节气在8月7日8时09分左右。

立秋时节,人们开始期盼凉爽的天气,而立秋之后的天气变化可能因地区而异。

立秋之后的天气

北方地区,立秋时节已经有些凉爽的感觉,尤其是早晚的温差较大,中午虽然有些热意未消,但凉爽的风儿却给人带来一丝丝的清爽。

随着立秋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的秋意也将越来越浓。

南方地区,虽然进入了立秋时节,但高温天气仍然难以消散,多雨高湿的天气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南方地区由于受台风影响,还会有一些较为严重的暴雨天气出现。

可以说,南方地区在立秋之后想要迎来凉爽的秋季天气,还需要再等等。

立秋的候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分法,每个节气都有三候,而这三候正是在预示着当下或者未来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

而立秋节气的三候分别是"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这三候的出现也正式预示着天气开始变凉。

凉风至

"凉风至"三候出现在立秋时节初期,这也正是立秋最大的特点所在。

立秋时节虽然还是有些炎热的感觉,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感受到微风带来的清凉感。

这股清凉的微风正是"凉风至"所预示着的。

白露生

白露生"三候出现在8月22日左右,在这一时期,田野间开始有些微小水珠的出现。

清晨草叶上、田野里都能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这种水珠又称为"白露",也正是由此得名。

而出现白露就说明了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温度下降,潮湿清凉的天气也就要到来了。

寒蝉鸣

寒蝉鸣"三候出现在9月6日左右,在这一时期极端情况下就是一些寒意袭人、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

而为什么会出现"寒蝉鸣"这样一个特殊的名称呢?

其实这和蝉和东方大国其他节气命名中常见的春蚕暮蝉有关。

蚕宝宝从春天吐丝结茧到夏末成蛹羽化为蝶大多数要经过一个昼夜时间段,这一时期就是昼蝴夜蛹。

寒蝉鸣出现在9月6日左右,在这一时期白天还是有些炎热的感觉,但夜晚却会感觉到有些凉意。

而正是因为昼夜温差增大,导致一些蚕蛹羽化时发出的响声变得清晰可闻,于是人们便以此为标志将之命名为"寒蝉鸣"。

立眼秋与闭眼秋

在东方大国农村中流传着很多关于节气的谚语、俗语等等,而其中就有一个关于秋天变化的谚语:"睁眼秋,凉嗖嗖;闭眼秋,热死牛"。

"睁眼秋"和"闭眼秋"两种说法分别指代了不同阶段的秋季变化,"睁眼秋"表示立秋之后的天气变化,"闭眼秋"则表示处暑之后的天气变化。

而其中"闭眼秋"更贴近我们真正意义上所说的秋季天气变化。

那么为什么要将二者对比起来呢?

其实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温差。

闭眼秋表示天气炎热、闷热;而睁眼秋则表示凉爽、干爽的意思。

那么真正代表着我们所说的"睁眼秋"的节气到底是哪一个呢?

根据东方大国古代农业生产中规定: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冬至除外)所标志着的季节特点最为明显。

那么根据这个规定来看:春分表示初春、夏至表示初夏、处暑表示初秋……

显然符合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白露生"的描述了,所以如果要找一个节气代表着我们真正意义上所说的"睁眼秋",那非白露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