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亚马逊还会持续投资履约和运输网络,通过建设当日达配送设施、引入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支撑业务增长、提升配送速度并降低服务成本。该公司最近12个月的资本开支高达1,029.53亿美元,按年大增87.26%,这一支出规模远高于其竞争对手。
最近在硅谷掀起"抢人"大战的Meta,于今年6月财季的资本开支高达170亿美元,管理层强调基础设施和人才是其首要投资方向,增聘员工的策略将聚焦于其最高优先级领域。
同时,Meta增加基础设施尤其算力方面的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介于660-720亿美元之间,较之前指引区间的低位水平上调20亿美元,2026年将继续在算力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并且会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服务器、网络和数据中心方面,还会大幅投资核心AI。
特斯拉表示,仍将继续投入研发和资本开支,同时确保资产负债维持稳健。管理层预计2025年的资本开支将在90亿美元以上,但值得留意的是,特斯拉去年全年资本开支在113.36亿美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马斯克旗下的初创公司xAI主要负责AI方面的投入,并为特斯拉提供相应的支援。
作为AI浪潮下的"卖水人",英伟达无疑是这场资本盛宴的核心赢家。其GPU产品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数据中心扩张的基石,直接受益于这些巨头在算力基础设施上的大手笔投入。
结论
"六姐妹"疯狂砸钱的背后,是AI时代的生死竞速;而英伟达的持续领跑,虽是技术壁垒筑就的当下优势,却未必是一劳永逸的终局。
这些科技巨头当下将资本开支的增幅推至50%以上,把数千亿美元砸向数据中心与算力基建,是因为它们眼下没得选--英伟达的尖端AI芯片仍是这场算力军备竞赛的核心武器,但这份依赖正在催生更激烈的破局之战。
DeepSeek带来的短暂震荡,或许正是风暴的前兆。
亚马逊自研Trainium芯片、谷歌加码定制化算力基建,就连"六姐妹"的资本开支中,都悄然增加了对替代方案的投入。
当资本的洪流既流向英伟达,也流向潜在的颠覆者时,英伟达4.2万亿美元的市值既是王座的勋章,也成了众矢之的的标记。
"六姐妹"急了,是对算力缺口的恐慌,更是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警惕;英伟达能笑得出,既要倚仗当下的技术护城河,更得直面虎视眈眈的挑战。
这场博弈中,没有永恒的规则制定者,只有不断迭代的生存逻辑--谁能持续领跑算力创新,谁才能握住AI时代的接力棒。英伟达此刻的优势毋庸置疑,但笑到最后,还要看它能否在围剿中继续撕开技术的突破口。